南北极-穆时英

作品简介

穆时英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南北极》由上海湖风书局初版,其内容反映上流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两极对立。一年以后,此书改订增补本由上海现代书局重新推出,引起很大的反响。当时的文学评论家们对穆时英描写阶级对立视角的独特、形式的新颖和艺术手腕的巧妙,纷纷给予肯定,并把穆时英视作当年中国文坛的重要收获;据说,当时在上海的大街上,随意迈进一家书店,便会在书架上发现穆时英的小说《南北极》,经常有痴痴迷恋穆时英小说的读者给他来信,甚至有崇拜者专程从千里之外的南洋赶来敲他旧宅的大门。

作者简介

穆时英是中国现代小说家,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独特的都市文学风格著称。

穆时英(1912年3月14日-1940年6月28日),原籍浙江省慈溪县庄桥镇,笔名伐扬、匿名子等。他在中学时期就展现出了文学天赋,并于1929年考入光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穆时英从1929年开始投身于文学创作,次年发表了第一部小说《咱们的世界》。1933年前后,他相继出版了四部小说集:《南北极》、《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和《圣处女的感情》。这些作品主要描绘了二三十年代上海都市文明的畸形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穆时英前往香港担任《星岛日报》编辑,1939年返回上海后,他曾在汪精卫政府主持的《国民新闻》任社长,并在《中华日报》负责文艺宣传工作。不幸的是,在1940年6月28日,穆时英在上海遭到暗杀,普遍认为是被“锄奸”组织所为,时年仅28岁。他的逝世不仅是文学史上的一大损失,也反映了当时动荡社会背景下的文化与政治冲突。

穆时英被誉为”中国新感觉派圣手”,他的作品揭示了社会上贫富对立的不平等现象,早期作品如《南北极》、《咱们的世界》等充满了下层人民强悍、粗犷的生活语言,一度被誉为“普罗文学之白眉”。同时,他也是中国现代都市文学的先驱者,以及海派文学的代表作家。尽管他在抗战期间的政治立场备受争议,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目录

南北极·第一节
南北极·第二节
南北极·第三节
南北极·第四节
南北极·第五节
黑旋风
咱们的世界
手指
生活在海上的人们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