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村遗稿-金涓

作品简介

元诗别集。1卷。金涓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金涓原有《湖西》、《青村》2集,共40卷,但久已亡佚。本集是他的后人辑佚而成,编于明嘉靖年间,所以叫“遗稿”。卷首有门人王可宗撰《祭青村先生文》。集中只有第1篇是文,其余都是诗。卷末有附录。最后是明嘉靖四年(1525)金江序。金涓隐居于元明之间,他的诗中比较形象地反映出自己的处世态度与当时的社会面貌。如《送李子威之金陵》诗中,既有乱后国脉重振的喜悦,又有不牵拘于仕途的自甘寂寞的表白。结句说:“若见潜溪宋夫子,勿云江汉有扁舟”。宋濂与他同学之谊很深,又仕于新朝,他却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乱中自述》、《暮秋怀归》、《自叹》、《春暮客中述怀》、《喜雨寄杨伯容》等诗都是颇有韵味的好诗。他的诗风显然受到南宋江湖派影响,但从诗的内容与诗人的志趣来看,却非江湖派末流可比。本书常见的版本有《金华丛书》本(又收入《丛书集成初编》)。

作者简介

金涓(1306—1382),字德原,是元末明初的学者和诗人。以下是关于金涓的详细简介:

家世背景:金涓出生在浙江义乌县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他的上祖本姓刘,但在五代吴越时期,由于“刘”与吴越王钱镠的“镠”谐音,为避讳而改姓金。这一改变发生在时任东都越州刺史刘昕的领导下,因此吴越境内许多刘姓家族也随之改为金姓。
个人才华:金涓自幼聪慧过人,具有很高的记忆力,能够每日背诵数千言的书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学习文学,并成为黄溍的学生。黄溍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金涓得以在其指导下深造。
政治态度:金涓曾被当时的知名人士虞集和柳贯所赏识,并向朝廷推荐他。然而,金涓对于仕途并不热衷,他拒绝了所有的征召,选择不在朝为官,而是留在家乡教授学生,直至终老。
文学成就:金涓留下了多篇诗文作品,共计约有150篇,这些作品反映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当时的文化风貌。
综上所述,金涓是一位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文人,他选择远离政治斗争,专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目录

提要
青村遗稿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