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何氏语林》30卷,明何良俊撰。这是一部仿《世说》体的轶事小说,明清以来颇为流行。据《隋书·经籍志》载,东晋裴启撰有《语林》一书,其书久佚,后来刘义庆所撰《世说新语》,即是仿效裴启《语林》的体裁而作的。自《世说》行世后,历代仿作蜂起,《何氏语林》就是沿袭裴启《语林》的名称和《世说》编例的一部专记轶事琐闻的笔记小说,虽以《语林》为名,但和曹臣《舌华录》专记言谈比较起来,还是更偏重于记事。何氏有感于《世说》记事择言以玄虚简运为宗旨,失之偏颇,范围亦狭,又虑及“后世典籍渐亡,旧闻放失,苟或泥此,所遗日多”,遂披览群籍,随事疏记,广征博收,精审简汰,以成此书,。全书上起两汉,下迄宋元,凡2700余条,分门编次,共38门,其中36门全依《世说新语》之旧,另增“言志”“博识”两门。除去故事的正文之外,又按梁刘峻注《世说新语》的体例,援引公私史乘、稗官杂著300余种来作注脚,介绍人物生平或补充故事,以与正文对照映衬。每门卷首都有小序,用以解释篇目,并说明编辑意图。从取材上来说,此书比《世说新语》的范围要广得多,但作者所引用的典籍原书俱在,我们今天都还能看到,因此史料价值是谈不上的。本书虽不再录已见于《世说》的故事,却仍采刘峻注文,所以也不免重复。只是在明人仿作的《世说》体笔记中,此书的影响较大,流行较广,仍然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何良俊是明代著名戏曲理论家和藏书家,对后世戏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何良俊(1506~1573),字元朗,号柘湖,又号柘湖居士,出生于松江华亭(今上海奉贤柘林)。他在青少年时代攻习诗文并爱好戏曲。在嘉靖年间成为贡生后,被推荐担任南京翰林院孔目。但由于仕途不顺,他选择辞去官职,归隐从事著述。
何良俊曾闭门自学长达20年,并与弟弟何良傅齐名,时人将他们合称为“二陆”。他自称与庄周、王维、白居易为友,将自己的书房题名为“四友斋”。何良俊邀请了著名曲师顿仁与他一同研讨戏曲音律,显示出他对戏曲艺术的深厚兴趣和独到见解。
他的戏曲批评和理论主要集中在《四友斋丛说》中,虽然篇幅不长且缺乏系统性,但何良俊敏锐地捕捉到了明初至嘉靖年间的戏曲流向,并提出了系列鲜明而尖锐的独特见解。这些见解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回应,并对后来的戏曲理论和批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明代中晚期戏曲学的重大命题。
此外,何良俊还是一位藏书家,家中藏书楼收藏了大量书籍、名画和金石,其中包括4万余卷书籍和百余轴名画。他建造了“清森阁”和“望洋楼”专门用于收藏这些珍贵文物。
目录
提要
语林原序
语林卷一
语林卷二
语林卷三
语林卷四
语林卷五
语林卷六
语林卷七
语林卷八
语林卷九
语林卷十
语林卷十一
语林卷十二
语林卷十三
语林卷十四
语林卷十五
语林卷十六
语林卷十七
语林卷十八
语林卷十九
语林卷二十
语林卷二十一
语林卷二十二
语林卷二十三
语林卷二十四
语林卷二十五
语林卷二十六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