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四卷。宋末元初俞德邻撰。俞德邻字宗大,号大迂山人,又作太玉山人,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徙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咸淳九年(1273)进士及第。宋亡不仕,隐居以终。隐居期间,遍读经史百家之书,搜集朝野典故遗文,撰成此书。全书以考论经史为主,间及当代故实及典籍文艺,一事一考,分条记事。大体皆详核有据,不同于一般的裨贩之谈。第四卷专说《四书》,不拘泥常说,颇出新意。如论九合诸侯,谓自庄十五年再会于鄄,齐桓公始霸,至葵丘会盟而九,故曰九合。其北杏与鄄之始会,霸业未成,不计算在内,作为一家之说,是可以的。又谓孔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是忧陈氏强而齐将乱; 又谓匏瓜系而不食为系以济涉,引 《卫风》及《庄子》为证;又谓孔子击磬于卫,为磬以立辨,欲其辨上下之分等,皆有新意。虽不为各家所赞同,但作为一家之言,新颖别致,足资后人考证。今传本不一,主要有《四库全书》、《读画斋丛书》、《学海类编》、《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据《读画斋丛书》本排印,比《学海类编》等本多数则及卷首俞德邻自序,为较好较通行版本。
作者简介
南宋的俞德邻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学造诣的历史人物,他以刚毅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闻名于世。以下是关于他的一些详细信息:
个人背景:俞德邻,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他的父亲名为卓,曾任庐江令,后来全家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
学术成就:在度宗咸淳九年(1273年),他在浙江转运司解试中获得第一名的成绩。然而不久之后,南宋灭亡。入元后,他多次受到推荐,但因性格刚烈、坚持原则而未接受任何官职。
文学贡献:尽管他在政治上选择了隐退,但他在文学上却有所建树。他的斋名“佩韦”体现了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他的遗著被儿子庸编辑成《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包含七卷诗作,并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流传至今。
历史评价:俞德邻的生平和作品在后世被广泛传颂,其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为后人所敬仰。他的诗歌以1931年故宫博物院影印的元皇庆本为底本,成为研究元代文学的重要资料。
综上所述,俞德邻不仅是南宋末年的一位才子,也是元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和生平经历为我们提供了了解那个时代文化和社会变迁的重要窗口。
目录
提要
佩韦斋辑闻卷一
佩韦斋辑闻卷二
佩韦斋辑闻卷三
佩韦斋辑闻卷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