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清代文章理论著作。12卷。唐彪著。本书有清刊本,与《父师善诱法》合为一集。全书依次详细阐述了读书、作文、修辞、用字等各方面的问题,其宗旨在于强调:要想提高写作能力,一则必须加强品德修养,二则必须博学多能。三则必须讲求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汲汲于文而文愈工”。他说:“文无他诀,惟贵体认。体认者,谓设以身处其地,处其时,而体认其理也。理之体认既真,则经书非先圣先贤之言,乃吾身真实固有之理。由是发为文章,句句皆真诠实谛,格自然佳,词自然畅,气自然顺矣。”在具体的写作方法方面,唐彪强调写好文章开头和注重细节描写。他指出:“一篇机局扼要”,全系于“文之发源”,“此处若能得势”,则以后就从容多了。“文之有描写,犹画者描写人容也。容貌毫发不肖,不得谓之工;即容貌肖矣,而神气毫发不肖,亦不得谓之工。故文章最重描写,而最难者亦无如描写也。是以描写宜细,不细即粗陋矣。描写宜详,不详即缺略矣。描写宜文,不文即俚俗矣。”唐彪还指出:学路要宽,师法要广。“专读应世之文,其弊也,恐思路流于浅庸,笔气流于平弱。操管为文,必不能超越流俗。专读传世之文,其弊也,恐刻意求深,而流为暗晦,敷词质朴而失于枯躁,又为功名所深忌。”
作者简介
唐彪(1628年-1704年),字翼德,号震山,清代江苏苏州人。他擅长书法和诗词,被誉为“江南第一才子”。
唐彪的书法以行书、草书最为著名,他的行书笔法流畅自如,结构严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草书则更加豪放奔放,笔势磅礴,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诗词方面,唐彪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优美,富有哲理。他的诗词主题广泛,既有咏史抒怀,又有山水田园,还有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广为传颂,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唐彪的才华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赏识,曾被召入宫中担任侍讲学士。然而,他在官场上并不顺利,多次因为直言进谏而得罪权贵,最终辞官归隐。
总的来说,唐彪是清代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在书法和诗词方面的成就使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