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明人周祈撰。成书于万历十一年(1583)前。凡十二卷,天部、地部各二卷,人部、物部各四卷。条目浩博。主要阐述得名之由。如卷三“朝阳夕阳”条:“《尔雅》:‘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盖山东迎日,故曰朝,山西送日,故曰夕,非旦暮之谓也。张华有‘凤鸣朝阳’之说,始指为晓日,而谓夕阳为落日者,自昔诗人益纷纷矣。”卷五“稗官”条:“《汉艺文志》:‘小说出于稗官’。细米曰稗,王者欲知闾巷风俗细碎之语,故立稗官。”《四库提要》谓此书“订谬析疑,可取之处为多”。但时有讹误,如论星月而不知推步之术,论河源则多据《山海经》等传闻。引文亦往往不著出处。万历十二年刻,后多次重刻。《四库全书》入子部杂家类。清以后有《湖北先正遗书》本,较为易得。
作者简介
周祈是明代的一位学者,他著有《名义考》一书,在书中进行了词语的辨析和解释。
周祈在《名义考》中对当时的一些称谓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考证。例如,他对“表子”一词进行了辨析,指出“表子”在当时俗称为娼妓,而“夃老”则指的是私娼。他还解释了“表”与“里”的对应关系,以及“夃老”一词的来源和含义。此外,周祈在《名义考》中还提到了“天禄辟邪”的概念,解释了这一吉祥寓意,并指出明代晚期瓷器上常见的“天禄佳器”款识也是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
通过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周祈的研究工作不仅涉及语言文字的考证,还包括了对当时社会文化现象的观察和记录。他的著作为我们理解明代的语言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目录
提要
名义考卷一
名义考巻二
名义考巻三
名义考卷四
名义考卷五
名义考卷六
名义考卷七
名义考卷八
名义考卷九
名义考卷十
名义考卷十一
名义考卷十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