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四十卷。清盛世佐撰。世佐字庸三,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乾隆举人。曾任龙里知县。除着有《仪礼集编》外,又订正杨复《仪礼图》。是书成于乾隆十二年(1747),汇集古今说《仪礼》者一百九十七家,而断以己意。《浙江遗书总录》称其为十七卷,积帙共二千余翻。为卷仅十七者,按经篇数分之,不欲于一篇之中横隔也。以为本目录列十七卷,书则实四十卷者,终以卷轴太重不得已而分之。《总录》又称,末附勘正监本《石经》,以补顾炎武、张尔岐之缺,此本亦只有目录而无书。又谓朱熹《仪礼经传通解》析诸篇之记分属经文,乃编纂之初,不得不权立此例,以便寻省。可惜卒时大业未完由门人继之,因袭未改,非朱子本意。吴澄亦疑其经、传混淆,为朱子未定之稿。故盛氏是编,经与记都依郑玄旧本,经、记各自独立。其中《士冠》、《士相见》、《丧服》等篇,传写混淆者,则从蔡沈《书经集传》考定“武成”之例,别列改本于后,而不敢移易经文。其持论颇为严谨,于诸家谬论辨正甚详。虽持论时有出入,然颇有考订之功,在近时说礼之家中,可称为根据之学。有嘉庆辛西冯氏刊本十七卷。
作者简介
清代的盛世佐是一位学者,他以深厚的经学知识著称。
盛世佐,字庸三,是浙江秀水人,他在乾隆戊辰年成为进士,并曾担任龙里县的知县。他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对《仪礼》的研究上。《仪礼》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古代中国的礼仪制度。盛世佐不满意于朱熹的《通解》中将经文和传注混淆的做法,认为这样的编排使得经传不清晰,因此他决定自己编纂一部新的《仪礼集编》。
在这部著作中,盛世佐汇集了从先秦到近代共一百九十七家关于《仪礼》的解说,并根据自己对这些材料的理解和判断进行编排,力求使经文和传注分离,各成体系。《仪礼集编》最终成书十七卷,这部作品是他对历代《仪礼》文献的一次重要整理,也是他学术生涯中的一个高峰。
总的来说,盛世佐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仪礼》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上,他的《仪礼集编》是对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研究的重要资料,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目录
提要
原序
凡例
引用姓氏
卷首上
卷首下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