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要义-魏了翁

作品简介

五十卷。宋魏了翁(1178-1237)撰。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大学生,佥书枢密院事。治学反对佛老学,推崇朱熹理学,独穷经古学,自为一家,为南宋名儒。开门授徒,学生争相报名。曾在靖州建鹤山书院。着有《九经要义》、《经外杂钞》、《师友雅言》、《鹤山全集》。《仪礼要义》是《九经要义》之一篇。《仪礼要义》每篇名物条目,以西汉郑玄、唐贾公彦《仪礼注疏》为主,并以保持《注疏》之原为宗,进行删繁取精,录于下方,体例与《周易要义》略同。《仪礼要义》可视为郑贾注疏之提要,为读郑贾注疏之门经,于初学者最为有功。版本有宋淳祐十二年(1252)魏克愚徽州刊本;清补罗书屋抄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振绮堂景宋钞本;江苏局本;清初汲古阁钞本;《五经要义》本。

作者简介

魏了翁是南宋时期的大臣、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和书法家。具体信息如下:

个人背景: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是唐代名臣魏征的后代。他出生于邛州蒲江县(今四川省蒲江县),生活在南宋时期。
职业生涯:魏了翁在庆元五年(1199年)中进士,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他曾任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并历任国子监正、武学博士等职。在任职期间,他因反对开边政策而得罪了当时的宰相韩侂胄。
学术贡献:作为理学家,魏了翁对南宋的儒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他的理学思想深受后世尊崇,被尊称为“真儒”。
政治立场:在南宋与金朝的对峙中,魏了翁持有理性的智者态度,与陆游等人虽有相同的抗金心愿,但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逝世及荣誉:魏了翁于嘉熙元年(1237年)去世,享年六十岁。他被追赠为太师、秦国公,谥号文靖,以表彰他的一生贡献。
综上所述,魏了翁不仅是南宋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也是理学和教育的推动者,他的书法作品和学术研究在当时及后世都有深远的影响。

目录

提要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上
卷二十六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