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通论-姚际恒

作品简介

十八卷。姚际恒撰。是书成书于康熙年间汉、宋学斗争之时,它不受传统传疏束缚,认为《诗序》无论大序、小序皆东汉人卫宏所撰,多不可信;而朱熹《集传》虽反《诗序》,又每每阳违之而阴从之。汉学、宋学各有缺点和谬误,“汉人失之固,宋人失之妄,明人失之凿。”故是书论诗,既不追随《诗序》,亦不附合《集传》,正如《自序》中所云“惟是涵泳篇章,寻绎文义,辨别前说,以从其是而黜其非。庶使诗义不致大歧,埋没于若固、若妄、若凿之中。”主张以求实精神,从诗的本文探求诗义,对历代各家注疏逐一辨析。求得了部分诗篇本义,对历代说诗歪曲诗义处多有驳斥,尤对朱熹《诗集传》驳难最力。有些篇章,录列汉、宋各家释义逐一驳诘,因提不出新解,便以“不可详”或“不得其解”存疑,不肯妄断。是书除逐章串讲诗文,通解全篇意旨外,间或有艺术表现手法的评析。指明诗中的赋、比、兴手法,从章法、句法、修辞法,均有精确评价。如评《关雎》第二章曰:“通篇关键,在此一章。”评《卷耳》末章云:“四‘矣’字,有急管繁弦之意。”评《广汉》谓每章最后三句“一字不换,此方谓一唱三叹。”评《鄘风·君子偕老》中“邦之媛”,犹后世所言“国色”,此篇乃宋玉《神女赋》、曹植《洛神赋》之滥觞。此类见解能突破前人成说,开辟了《诗经》研究之新学风,至今仍可供借鉴,极有价值。然谓一些男女恋歌为“刺淫”之作,则是其因袭传统,美中不足。因是书不倚任何门派,故当时不受重视,《四库全书》竟不录。百余年后,其价值渐被发现。方玉润《诗经原始》多采其说。郑振铎赞曰“此书极为重要,多独特的新解,而能超出于毛(亨)、朱(熹)的聚讼之外”。最初之版本为道光十七年韩城王笃刻本,后有1927年双流郑璋复印本,1958年中华书局排印顾颉刚点校本为最新版本。

作者简介

姚际恒是清朝初期的一位著名学者,他的研究领域广泛,尤其在经学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和显著的成就。

姚际恒(1647年-约1715年),字立方,一字首源,祖籍安徽休宁,后居住在清仁和(今浙江杭州)。他年少时广泛阅读了各种书籍,最初喜欢作诗,后来转而专心研究经学,历时十四年完成了《九经通论》的撰述工作。姚际恒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九经通论》:这是一部重要的经学著作,体现了他对儒家经典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在这部作品中,他不仅对经典进行了阐释,还对一些历史文献的真伪进行了考辨。
《诗经通论》:这是他的另一部重要著作,共18卷。在这部书中,姚际恒以文学的视角深入探讨《诗经》,并以疑古的态度寻找诗篇的真正意义。他的这种研究方法在清代《诗经》学中独树一帜,并对后来的学者如崔述、方玉润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庸言录》:在这部书的末尾,他附上了《古今伪书考》,在其中对经、史、子三类文献的真伪进行了辨析。
总的来说,姚际恒的学术贡献不仅限于上述几部著作,他在经学领域的怀疑精神和考据方法,对后世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治学态度和方法,特别是对古代文献的批判性分析,为后来的考据学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目录

诗经通论序
自序

卷前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