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二十卷。宋史浩(1106-1194)撰。浩字直翁,一名若纳,两浙路鄞县(今属浙江省)人。南宋着名政治家、经学家。绍兴十四年(1144)进士,孝宗为建王时,浩以司封郎中兼直讲,孝宗即位,迁翰林学士知制,浩累官右丞相,卒谥忠定。主要事迹见《宋史》本传。着述除《尚书讲义》之外,还有《鄮峰真隐漫录》。《尚书讲义》、《宋史·艺文志》着录作二十二卷,原书久佚,库书据《永乐大典》录出其文,依经文考次排订,厘为二十卷。该书以注疏为主,参考前人旧说,时出己意。体例为随经演绎,近似经幄讲章体。书成后,曾得到朱熹好评(见《朱子语类》),孙应时《烛湖集·上史越王书》称此书“多所发明帝王君臣精微正大之蕴,剖抉古今异同偏见,开悟后学心目,使人沛然饱满者,无虑数十百条”。蔡沈撰《书集传》,多用其说。版本有《四明丛书》本。
作者简介
史浩是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词人,原名若讷,字直翁,号真隐居士,出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
史浩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出生在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经历了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的社会大变革。在这个时期,宋徽宗的昏庸无能和贪婪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最终引发了金兵入侵和北宋的灭亡。随后,南宋建立,但国家仍然面临着内忧外患。
史浩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并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中进士,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他的官职起步于余姚县尉,之后在政治上逐渐升迁。作为政治家,史浩参与了南宋的政治活动,并以其词作影响了后世。
此外,史浩还是一位词人,其词作在当时也颇有影响力。他的词风属于豪放派,作品中常表现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史浩的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为后人研究宋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总的来说,史浩是南宋时期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他在政治和文学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成就和影响。
目录
提要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