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家宫词-毛晋

作品简介

二卷。明毛晋编纂。集中收录北宋徽宗皇帝宫词与南宋宁宗皇后杨氏宫词两种。(一)徽宗皇帝宫词三百首,徽宗名赵佶(1082—1135),元符三年(1100)即位,昏庸腐败,任用奸臣蔡京等,招致亡国之祸。作为艺术家则颇有成就,工书法,自成一家,以“瘦金体”名世,工花鸟,能诗词。相传此三百首宫词为其所作。宫词末有“宣和六年”“帝姬长公主”之跋,因此称谓不伦不类,其中所云宫人孔祯又能忌宋仁宗庙讳,故四库馆臣疑此跋为伪作(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但从宫词(如“湘簟凉生暑气微”一首)中所反映的皇帝生活及心态来看,其中必有宋徽宗作品,亦可能有后妃宫女作品混入。(二)杨皇后宫词五十首。杨皇后(1162—1233)为南宋宁宗皇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嘉泰二年(1202)立为皇后,理宗朝被尊为皇太后,同听政,逾年撤帘,卒谥恭圣仁烈。篇末有跋云:“右宫词五十首,宁宗杨后所撰,好事者秘而不传,世亦罕见。癸酉仲春,得之江左,何啻和隋之珠璧耶? 王建、花蕊不得专美矣。潜夫识。”“潜夫”乃周密别号(泗水潜夫),癸酉为度宗咸淳九年(1273)。此组诗有三十首、五十首之分,清人缪荃荪谓:“大抵宫闱笔墨,不甚流传于外,好事者辑录之,辗转传钞,多寡不同,故有五十首、三十首之异(《艺风堂文集·杨太后宫词跋》)宫词虽多为杨后所作,其中也有真伪杂糅之处。这组诗中以写宫廷琐事及宫女心态为主。《二家宫词》常见者有明毛晋《诗词杂俎》本。

作者简介

毛晋(1599年1月31日—1659年9月13日),原名凤苞,字子久,后改字子晋,号潜在,别号汲古主人,江苏常熟人。他是一位著名的明末藏书家、出版家、刻书家、文学家和经学家。以下是关于他的一些详细信息:

藏书与出版:毛晋家藏图书八万四千余册,其中不乏珍贵的宋、元刻本。他对书籍的收藏和整理有着极高的热情和专业水平。
师从钱谦益:毛晋早年师从著名学者钱谦益,深受其学术影响。
文化贡献:毛晋不仅关注书籍的收藏,还致力于书籍的出版和传播。他的汲古阁是当时重要的出版中心之一,对于保存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文关怀:毛晋为人宽厚侠义,他曾为唐伯虎墓地的荒凉景象所触动,为之立祠立碑,体现了他对前贤的尊重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毛晋是明末时期的重要文化人物,他的活动主要集中在文化收藏、出版和传播等领域,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目录

提要
二家宫词巻上
二家宫词巻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