辍锻录-方贞观

作品简介

诗话著作。清方贞观撰。方贞观(1679—1747),名世泰,字贞观,一字履安,以字行,号南堂,桐城(今属安徽)人。诸生。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科,不就。因同邑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隶旗籍,十年始放归。工诗善书,晚年益造平淡之境,时称其诗得唐人三昧之旨,有《南堂诗钞》。《辍锻录》一卷,四十四则,据金楷、李堃两序,初刊于道光中。方氏论诗以唐人为旨归:“《三百篇》而下,由汉、魏以迄六朝,代有传诗,而余独以唐人为归。”全篇亦主要评论唐人诗作,不专宗一家,唯不喜李贺,嫌其好以瑰辞险语惊人,“怪变万端,终属小乘,不证如来大道”。多检宋人语评唐,如以禅喻诗、夺胎换骨等。又如强调“多读书”,与“熔炼淘汰于有唐诸家”结合在一起,则此处之读书,显系读唐人之诗集而非学问书。他分训“才人之诗”、“学人之诗”和“诗人之诗”而比较之,不取才人之诗和学人之诗,独首肯诗人之诗。其他如言七律“尤忌删去两字便可作五言诗读”等,皆袭宋人话题而又与宋人原意不同。又如曰“诗最忌敷陈多于比兴,咏叹少于发挥,是即南北宗所由分也”,语虽由己出,却甚得严羽诗分南北宗之原义。有《艺海珠尘》(本集)本、《清诗话续编》本。

作者简介

方贞观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字履安,号南堂,安徽桐城人。

他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年轻时因《南山集》案牵连而入旗籍,后于乾隆元年(1736年)被赦归。方贞观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他的诗作在当时颇有名气,尤其是在江淮地区享有盛誉。他的诗风独特,被誉为“刻意为诗”,诗格清新脱俗。方贞观的行楷书法也非常有名,其书法作品至今仍受到赞赏。

方贞观的一生颇为坎坷,他曾因为牵涉到文字狱案件而被迫放弃科举之路,但他并未因此放弃文学创作。相反,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诗歌和书法艺术中,创作出了许多流传后世的佳作。他的诗歌内容广泛,既有表达个人情感的抒情诗,也有描写自然风光的山水诗,以及反映社会现实的议论诗等。

方贞观逝世于乾隆十一年(1747年),尽管他的一生并不顺遂,但他在文学和书法上的成就使他的名字被后世所铭记。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展现了他个人的才华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目录

辍锻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