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凡二十卷。马鸣菩萨造,南朝陈代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书阐释金刚地之行位等,共立四十大决择分。其中,初二分解说十种大因缘,相当于序分;第三以下至三十六分为正宗分,以解说金刚地之五种位至阿说本王之十方尘数等;三十七分至四十分为流通分,鈙述本书之功德及马鸣自述过去之本因等。各分之下皆先举出偈颂,其后逐文释之,三十七分以下之四分则仅揭举其颂。又本论所说内容颇为怪诞,且署名‘真谛三藏译’之记载,诸经录皆未见载,加以论中所引多数经典名称皆不见于诸经录,此外,本论论述之体裁与向来被视为伪撰于我国之释摩诃衍论颇为酷似,故学者多谓本论乃后世伪造而假托马鸣之名。又如缘山三大藏总目录卷下所载,本论谓马鸣所造者,盖后世之假托,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九谓该论始见于宋大中祥符录,知其成书年代距今不远。现藏本唯存于高丽藏及明藏中。
作者简介
马鸣是一位佛教诗人和哲学家,被禅宗尊为天竺第十二祖。马鸣菩萨的生平和贡献构成了佛教历史中一段独特而重要的篇章。他不仅以深厚的学识和辩才著称,还因广泛的影响力和对佛教教义的贡献而被世人铭记。以下是具体分析:
马鸣的历史背景与身份
出身与早年生活:马鸣出生于中印度舍卫国娑枳多城的一个婆罗门家族。他的博学和善辩源于其出身于一个重视传统教育和哲学讨论的家庭,这为他日后成为一位伟大的佛教思想家和传播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皈依佛教:在与印度长老胁尊者的辩论中,马鸣被对方的智慧深深折服,最终决定皈投于胁尊者的座下,成为一名僧人。这一转变标志着他从一名世俗学者向一名宗教导师的转变,也预示着他未来将在佛教领域发挥巨大的影响力。
马鸣的佛教活动与影响
佛教诗人与哲学家:作为一位佛教诗人和哲学家,马鸣以其深入简出的作品和富有哲理的诗歌闻名于世。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所贡献,更重要的是在推广佛教教义、启迪人心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大乘佛教的传播者:马鸣被认为是佛灭度后六百年出现的大乘论师之一,他对大乘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通过他的教导和著作,大乘佛教的理念得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和接受。
马鸣的传说与象征意义
“连马也垂泪听法”的传说:关于马鸣菩萨,有一个著名的传说描述了他说法时,连马匹也会被感动得落泪,忘却了食物。这个故事象征着他的说法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能够触动所有听众的心灵。
名字的象征意义:马鸣之名,据说是因为即使是动物也能听懂他的教诲,从而反映了他的教学通俗易懂,能够跨越物种界限的神奇能力。这个名字成为了他教学魅力的一个标志,彰显了他作为佛教传播者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马鸣的学术与文化贡献
哲学思想的深远影响:马鸣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宗教人物,他还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佛教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大乘佛教的形成和传播方面。
文化交流的桥梁:作为中天竺国人,马鸣的活动不仅局限于自己的国家,他的教学和著作还促进了不同地区和文化之间的交流。通过他的努力,佛教教义得以跨越地理和文化的界限,影响了更广泛的信众。
马鸣的遗产与纪念
佛教艺术与文化中的体现:马鸣的形象和故事在佛教艺术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许多艺术作品和宗教文献的灵感来源。他的形象经常被描绘在寺庙壁画和雕塑中,作为智慧和慈悲的象征。
现代佛教实践的影响:直到今天,马鸣的教学仍然被许多佛教徒所尊崇和追随。他的哲学思想和对佛教教义的解释继续激励着现代社会中的佛教修行者和学者。
在进一步探索马鸣菩萨的历史和贡献时,有几个额外的考量值得注意。首先,尽管他的生平细节可能部分被神话化,但他的核心教义和对佛教发展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其次,考虑到他的教学能够跨越文化和物种的界限,研究他的思想可以为当代跨文化交流提供宝贵的洞见。最后,了解马鸣的生活和工作,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佛教如何通过个人的努力和智慧来影响世界。
总结而言,马鸣菩萨不仅是佛教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还是一位跨时代的哲学家、诗人和文化使者。通过对他生平的回顾,可以深刻理解到个人信念和智慧的力量,以及它们如何塑造历史进程并继续影响着现代世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