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凡三卷。隋代吉藏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为鸠摩罗什所译‘百论’之注释书。文前详释僧肇之百论序,分为叹论功能、明造论时节、叹造论之人、陈外道兴世、释论题目、述注论婆薮、叙论大宗、明翻论罗什、辨檀越姚嵩、定品偈多少等十章;正文上卷为舍罪福品,先立明品偈、释偈义、辨多少、释相生、释品名、简舍破等六科,其次辨明梵本与译本之偈数、偈之种类、各品长短不同、各品次第相生等问题,并阐明舍与破之别;中卷有五品︰破神品、破一品、破异品、破情品、破尘品;下卷有四品︰破因中有果品、破因中无果品、破常品、破空品等。百论系以破外道之邪执为主,故本疏有关外道之记述颇多,又援引有关诸说,其研究价值颇高。
作者简介
吉藏(549年—623年),俗姓安,是中国隋唐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三论宗的创始人。他的祖先是安息人,为了躲避仇怨,家族先移居到南海(今广州一带),后又迁至金陵(今南京)。吉藏这个名字是由印度高僧真谛所赐予的。他在7岁时便随父亲出家,19岁起就开始为大众讲经,并迅速获得赞誉。
吉藏大师因其深厚的佛学造诣和对三论宗(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论著为核心)的贡献而闻名。他曾广泛搜集佛教文疏,学识广博。隋朝统一后,他移居到会稽(今浙江绍兴)秦望山的嘉祥寺,在那里弘扬佛法长达15年之久,吸引了上千名弟子前来学习,因此被尊称为“嘉祥大师”。
隋炀帝时期,吉藏受邀住长安的日严寺,并在那里完成了对三论的重要注疏工作。进入唐朝后,唐高祖在长安设立了十大德来统领僧众,吉藏也是其中之一。晚年的他住在延兴寺,最终在武德六年(623年)圆寂。
吉藏留下了许多重要的佛学著作,包括《三论玄义》、《中观论疏》、《百论疏》、《法华经玄论》等,这些著作对后世的佛学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