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春集-刘秉忠

作品简介

元诗别集。6卷。刘秉忠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是阎复写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的序。序中说,为文“在公乃为余事”。据阎复序,是刘秉忠夫人窦氏及其过继之子请翰林待制王子纲来“求为叙引”的。卷1—3,是七律;卷4是七绝,卷5是乐府(词),清人辑本《藏春乐府》即本于此;卷6为附录,并署商挺编。前5卷为诗词,诗全系七言近体,这是诗家中比较少见的。《元史》本传说刘秉忠有文集10卷,此5卷(不计附录)当为半数,可能尚有文5卷已佚去。《四库全书总目》说:“所作大都平正通达,无噍杀之音。史称其诗萧散闲淡,类其为人,虽推之稍过,然如小诗中‘鸣鸠唤住西山雨,桑叶如云麦始华’之类,亦未尝不时露风致也。”刘秉忠经历丰富,见识广博,所作诗歌视野开阔,场景多变。如《九日满坦山》、《江上寄别》、《寄友人》、《过居庸关》、《过天井关》都是可读之作。小诗《驼车行》云:“驼顶丁当响巨铃,万车轧轧一齐鸣。当年不离沙陀地,辗断金源鼓笛声。”刘秉忠随蒙古铁骑踏遍大江南北,这里却将征战杀伐化为一种情致。刘秉忠另有《刘文贞公全集》32卷传世,但是传本极少见。而《藏春集》的传世善本较多,现存有明刻本,并有十余种清抄本。

作者简介

刘秉忠是元朝初期的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

刘秉忠(1216年-1274年),初名刘侃,法名子聪,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出生于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祖籍瑞州。他是大蒙古国至元代初期的重要人物,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成就著称。以下是关于刘秉忠的详细介绍:

早年经历:刘秉忠出身世宦之家,自幼聪颖。十三岁时入都元帅府为质子,十七岁为邢台节度府令史。后因对官场失望,一度弃官隐居,拜虚照禅师为师。
政治生涯:刘秉忠后来加入大蒙古国忽必烈幕府,以布衣身份参与军政要务,被称为“聪书记”。至元元年(1264年),升任光禄大夫、太保,领中书省政事。他提出“以儒治国”的施政纲领,参与大元之初创,对元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城市建设:刘秉忠按照《周礼·考工记》规划建造了北京城前身的元大都,奠定了北京市最初的城市雏形。他的这一规划设计使得元大都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历代都城中最接近周礼之制的一座都城。
文化贡献:刘秉忠不仅是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学家。他的文学成就同样卓越,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晚年及逝世:至元八年(1271年),刘秉忠建议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将蒙古更名为“大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刘秉忠逝世,享年五十九岁。
总的来说,刘秉忠在元朝的建立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贡献不仅限于政治领域,还包括城市规划、法制建设以及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他的智慧和才能为元朝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目录

提要
藏春集原序
藏春集卷一
藏春集卷二
藏春集卷三
藏春集卷四
藏春集卷五
藏春集卷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