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艺圃集-李蓘

作品简介

元诗总集。4卷。明人李蓘编选。《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总集类。卷首有明万历十年(1582)五月李蓘自序,万历十年八月李蓘再序。李蓘编有《宋艺圃集》,本集是其续编。4卷之中共收入118位元代诗人的625首诗。据李蓘自序,他编选本集时因为家乡地僻少书,所选难以尽括一代之长。而本集选入诸家,也确有不够确当之处,比方未选入杨载之作,再比如收入了某些一般认为不应归于元代的诗人之作,编选次序也颇有可议之处。《四库全书总目》指出:本集似随见随选抄,与《宋艺圃集》相同。但本集却体现出编选者李蓘的眼界颇为不俗。他在自序中曾认为宋诗痼于理,元诗邻于词,这是相当深刻的见解,所以它以去取不苟为其特点。《四库全书总目》说它“以云备一代之诗,诚为不足;以云鉴别,则较之泛滥旁收,务盈卷帙者,精审多矣”,这是十分中肯的评语。本集主要版本,有明万历十年原刊本。

作者简介

李贽是明代著名的官员、思想家和文学家,有着丰富的学术成就和突出的思想贡献。具体如下:

李贽(1527年~1602年),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他还有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出生于福建泉州府(今福建省泉州市)。李贽在学术界有很高的地位,被誉为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

李贽的生平经历也颇为传奇。他曾在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成为举人,后来不应会试,而选择进入官场。历任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并在万历年间担任过姚安知府。之后,他选择弃官,并寄寓于湖北的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以及麻城的芝佛院等地。他在麻城讲学时,听众多达数千人,其中包括不少妇女。晚年,李贽往来于南北两京等地,最终因被诬告而下狱,不幸自刎死于狱中。

此外,李贽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提出了许多前卫的观点。他批判了当时重农抑商的政策,赞扬商贾的贡献,并倡导功利主义价值观,这些观点与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相符合。李贽的主要著作包括《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和《史纲评要》等。他对《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作品的评点至今仍被广泛流传。

总的来说,李贽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也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家。他的学术成就和思想贡献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目录

提要
元艺圃集原序
元艺圃集卷一
元艺圃集卷二
元艺圃集卷三
元艺圃集卷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