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诗话-苏轼

作品简介

宋代诗论著作。1卷(原为2卷)。苏轼著;辑者佚名。本书为汇编苏轼零散的论诗之语而成,成书较早,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已有著录。今传本见于明代陶宗仪所编纂的《说郛》(宛委山堂本),仅32则,虽不是全本,但从中仍可窥见苏轼的一些重要的诗论见解。书中强调“诗须要有为而作”,称“子美诗外,别有事在”;同时十分重视丰富生活阅历对诗歌创作和诗歌欣赏的重要意义,认为陶渊明“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的诗句,“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而杜甫“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的诗句,“非亲到其处不知此诗之工”。此外,书中对诗歌的艺术规律也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如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多索然矣”及“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淡,亦何足道”等议论,常为后世论诗者所称行。另有《东坡诗话补遗》1卷,为日本人近藤元粹所辑,见《萤雪轩丛书》。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人常称其为苏东坡或苏仙。他是中国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同时也是历史上的知名美食家与水利专家。苏轼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祖籍河北栾城。

苏轼在文学艺术上成就卓著,诗、文、词、书、画五艺皆工,他的诗词题材广泛,风格独特,诗风清新豪健,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深远。在诗歌方面,他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在词作上,与辛弃疾齐名,合称“苏辛”;在散文方面,他与欧阳修共同引领了宋代古文运动,并同列“唐宋八大家”。

苏轼在书法上以行书、楷书见长,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在绘画理论上主张“神似”,推崇“士人画”的理念。

此外,苏轼在政治生涯中几经波折,多次被贬谪流放,但仍积极投入到地方治理工作中,尤其是在任杭州知州期间,成功疏浚西湖,修建了苏堤,表现出卓越的治水才能。

苏轼的人生哲学豁达开朗,其人格魅力和作品深受后人敬仰和喜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目录

东坡诗话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