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智俨

作品简介

二卷。唐代释智俨撰。此略疏首先以五门分别,即教典所出,藏摄分齐,所诠宗趣能诠教体、释经题目和分文解释。所释元魏菩提留支译《金刚般若经。科判甚细,足见作者心机。其科判以四疑为纲骨,以解行为次第。四疑是说明如何发生何佛之心,如何向往从佛之行,如何修佛意旨,如何克服杂念邪心。疏中以“住”指实相般若,以“行”指观照般若,以“降伏心”指文字般若。通晓其住、行所为,皆以唯识真如为体。藏摄分齐,叙述大般若经部帙。此略疏有一定新意,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对解经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常见版本是金陵刻经处本。

作者简介

智俨法师,作为华严宗的二祖,其生平和学术思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智俨法师生于天水(今甘肃天水),自幼即显示出对佛道的浓厚兴趣。他的一生,虽然事迹不多,但通过他的著作和对华严思想的阐释,可以窥见其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对华严教义的重要贡献。

智俨法师的思想体系主要基于《华严经》的研究,并深受慧光法师《华严疏》的影响。他提出的六相、十玄门等概念,不仅丰富了华严宗的教义,也为后来的佛教学者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方向。智俨法师的主要著作包括《搜玄记》、《华严一乘十玄门》、《孔目章》等,这些作品详细阐述了他的华严思想,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智俨法师的学说强调法界缘起的观念,即一切法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无限开放、圆融无碍的法界。他在《华严经》的基础上,提出了“十玄门”的理论,进一步解释了法界缘起的深层含义。这些理论不仅深化了华严宗的哲学思想,也对整个东亚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智俨法师还重视教育和传承,他的弟子包括法藏、慧晓等人,其中法藏法师继承并发扬了智俨的学说,成为华严宗的三祖。通过这些弟子的努力,智俨的华严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智俨法师不仅是华严宗的重要祖师之一,也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他的学说和著作,不仅深化了华严宗的教义,也为佛教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深入研究智俨法师的思想和作品,对于理解华严宗乃至整个佛教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