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王实甫

作品简介

全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戏曲剧本。元王实甫撰。五本二十一折。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著名元曲家,著有十三种杂剧,仅存《破窑记》等三种和《芙蓉亭》、《贩茶船》各残存一折。此剧写书生张君瑞进京应试,途经普救寺,偶与崔相国女儿莺莺相遇,一见钟情,由于老夫人反对,中途拆散,侍女红娘竭力相助,终成眷属。故事最先出自唐元稹的传奇《莺莺传》,后经金董解元改编为《西厢记诸宫调》,实甫据后者改编。富有浓厚的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由思想,首次提出愿天下有情人均成眷属的主张,因而遭到后世王朝的封禁。作者成功地塑造了男女主人公张生和崔莺莺这对封建社会中典型的才子佳人形象,特别是红娘这一人物,颇受人们喜爱。语言优美,诗意浓郁,主题有积极意义,成为我国古典戏曲中的杰作。金圣叹评之为第六才子书,列于庄周、屈原、司马迁、杜甫、施耐庵之后。此剧注释版本甚多,明清以来不下四十种,其中通行本有明弘治十一年(1498)北京岳氏刻本,崇祯间汇岁锦堂刻三名家合评本,毛晋汲古阁刻《六十种曲》本。著名评注家有汤显祖、徐渭、李贽、金圣叹、陈眉公等。一九五四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吴晓铃校注本、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王季思校注本和潘兆明《王实甫和西厢记》(1980年中华书局)等书可供参考。先后译成英、法、日等文本,在海外流传甚广。

作者简介

王实甫,字德信,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以《西厢记》闻名于世。

他出生于1260年,逝世于1336年,是大都(今北京)人,祖籍则是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王实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高,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并称,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继承了唐诗宋词的语言艺术,还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

除了《西厢记》,王实甫还有其他作品,如《丽春堂》、《破窑记》等,但现存的只有《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其中,《西厢记》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元代杂剧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被誉为“杂剧之冠”。

总的来说,王实甫的一生虽然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文学成就使他在中国戏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目录

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
第五折
第三本 张君瑞害相思
第四本 草桥店梦莺莺
第五本 张君瑞庆团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