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秋山赵礼让肥-秦简夫

作品简介

元杂剧剧本。《宜秋山赵礼让肥》,亦名《义士死赵礼让肥》,简称《赵礼让肥》。《录鬼簿》、《太和正音谱》均有著录。本剧源于《後汉书:赵孝传》,情节略有不同。《後汉书:赵孝传》主要歌颂的是赵孝,而《赵礼让肥》歌颂了赵母、赵礼和赵孝,并以赵礼为主角。剧写赵礼到宜秋山中以打柴采药为生。一次被虎头寨寨主马武捉住,要杀他。赵礼哀求回家辞别老母和哥哥后再来就死,马应允。赵礼果然回来,赵母和赵孝亦随后赶来。三人争说自己体肥,请杀自己而饶过另外二人。马武大受感动,放了赵氏母子三人,并赠以粮米,自己也解散山寨应试武举去了。马武后来做了汉光武帝兵马大元帅,推荐赵礼、赵孝为官,一门旌表。本剧主要是宣扬孝义思想,同时通过一面宣扬隐居一面又追求功名的描写,也反映了元代知识分子的复杂心情。

作者简介

秦简夫是元杂剧末期的剧作家,其作品风格追求剧本结构的紧凑性。

秦简夫在文学创作上主要活跃于元代中期以后,他被认为是追随关汉卿的脚步,注重文辞的本色表达,与同期的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诗人杂剧作家的风格有所不同。秦简夫的剧作以其结构紧凑、情节连贯而受到认可,他的这种创作手法对后来的戏剧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秦简夫与“秦简”这一考古发现并无直接关联。所谓的“秦简”通常指的是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和木牍,这些文献资料为研究当时的社会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而秦简夫则是文学史上的一个人物,他的作品和生平主要通过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来了解。

总的来说,秦简夫作为元杂剧末期的剧作者,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戏剧创作的风格转变和发展趋势。

目录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