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事赞-善导

作品简介

凡二卷。唐代善导撰。又作净土法事赞。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记述阿弥陀经读诵之法式、系经文参杂赞文之忏悔供养形式。多为净土宗法事时所用。上卷揭举奉请偈、启白、召请、三礼、表白、赞文等,其次明示行道赞梵偈、赞文、七周行道、披心忏悔,乃至发愿等行事之次第;下卷分阿弥陀经全文为十七段,各段均有赞文,并记述十恶忏悔、后赞、七周行道、叹佛咒愿、七敬礼及随意等轨式。本书系依准于般舟三昧之法而明示转经行道之仪则,书中援引贤愚经、旧华严经、观佛三昧经、地狱经等所叙述之地狱相,以激发行者厌秽之情;又以对阿弥陀经之转读赞扬来发启行者欣净之心。

作者简介

善导大师(613年-681年),唐代著名僧人,净土宗第二代祖师,是该宗派的实际创始人。

善导大师出生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少年出家,并在佛教教义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和实践。他专注于净土教法的弘扬,尤其推崇《观无量寿经》等经典,致力于通过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式,实现众生的往生。他的教化活动和著作对净土宗教义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善导大师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对净土宗的系统化整理与推广。他在长安光明寺、慈恩寺等地弘法,通过讲经说法和撰写著作,如《观无量寿经疏》、《往生礼赞》等,为净土宗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著作不仅丰富了净土宗的理论体系,也为信众提供了修行的指南。

善导大师在个人修为上也有着极高的成就。据传,他在修行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灵异感应,显示了他深厚的佛力和高洁的德行。他的生平和事迹,成为后世佛教徒学习的典范。

总的来说,善导大师不仅是唐代佛教的重要人物,也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高僧。他的教义和实践活动,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净土宗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