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华园诗谈-王寿昌

作品简介

清代诗论著作。2卷。王寿昌著。王氏有感于时人论诗之弊,故“取古人及唐人诗类而系之,以为初学楷式”。 上卷首设总论,概述诗之要领,有“四正”、“六要”、“四清”、“三真”等,共28条。其中多儒家诗教观点,如言“诗有五可五不可:可颂不可谀、可刺不可讪、可怒不可疾、可乐不可淫、可哀不可伤”。王氏由此崇尚复古,提出“诗以古为主”。总论以下,撷取宋以前诗之佳句佳篇分类排列,略加评论,以示初学者入门须正,揣摩古诗之意、味、神、法,作为楷模。全书类似古诗句选编,缺乏一定的理论系统;个别评论较为精辟。如论诗韵,说“宜以诗生韵,不宜以韵生诗。意到其间自然成韵者,上也”。《小清华园诗谈》经较勘,收入今人郭绍虞编选的《清诗话续编》。

作者简介

王寿昌(1864-1926)是清末民初的翻译家、官员和文人。

他是福建闽县(今属福州市区)人,字子仁,号晓斋。王寿昌在1878年入读马尾船政前学堂,并于1885年被选派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专攻法律学并专修法文6年。他回国后曾在天津洋务局、奉天军署等地担任翻译职务,受到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器重。

王寿昌与林纾合作翻译了法国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中文译名为《巴黎茶花女遗事》。这部作品的成功翻译,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就了王寿昌在文学翻译领域的重要地位。他的翻译工作不仅仅限于文学作品,还涉及法律等领域,显示了他广泛的学识和兴趣。

此外,王寿昌不仅精通法语,还爱好文学,兼擅诗、书、画,被誉为诗、书、画三绝。他的多才多艺和学术成就,使他成为清末民初时期一位重要的文化人物。

总的来说,王寿昌的生平和成就体现了他在中国近代文化交流和翻译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他的工作不仅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目录

●卷上
●卷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