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岐救正论-肖京

作品简介

综合类著作。明萧京撰。六卷。京字万舆,别号通隐子,福建人。曾游宦楚、蜀间。因髫龄秉弱,而留心医药。成书于崇祯十七年(1644)。卷一为医论,凡论藏府、病机、治法等,每有独到见解。卷二为四诊正法,主要论脉,次及望色、闻声、问证等,多宗《内经》、仲景、叔和及崔紫虚、滑伯仁、李濒湖等,而力辟高阳生脉诀、王宗显捷径之谬。卷三为药性微蕴,收药百余味,详辨其虚实之用,或广泛引用各家文献,深入阐明药性,或结合临证应用,论述药理。卷四为伤寒门医案。卷五为杂病门医案上、下,分列治验医案,详列病情、治则、方药,并分析论述医理。卷六为医鉴、病鉴,列当时医者及病家之陋习,并举轩岐正法、医学大要以矫之。本书流传甚少。据自序知初刻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但未见著录。清康熙间,其子萧震重刻,现为罕见本,一九八三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据以影印,并加前言、目录,收入《中医珍本丛书》。

作者简介

萧京,字万舆,号通隐子,是明代著名的医家,出生于闽中晋江(今福建地区)。他的人物生平经历颇为丰富,早年随父宦游至慈阳,并有幸得到黄州名医胡慎庵的诊治与指导。以下是关于他的一些介绍:

医学背景:萧京在师从胡慎庵后,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精通了医理。他在归里后开始行医,针对当时医界治病时舍本逐末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治疗方法。萧京能够准确地辨析疾病的虚实,其所治疗的病例多有奇效。
医学成就:萧京撰写了《轩岐救正论》六卷,该书在1644年出版。这部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对后世的医学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医学特点:萧京在医学上主张回归本源,强调从根本上理解和治疗疾病。他批评当时的一些医疗做法,认为很多医生忽视了疾病的根本原因,而只是治标不治本。
后世影响:虽然萧京的知名度可能不及其他历史人物那样广泛,但他在中医史上仍占有一席之地。他的医学思想和治疗方法对后来的医生有一定的启发和影响。
个人品质:从萧京的经历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医者。他不仅重视传统医学的传承,也注重实际疗效的提升和个人医术的精进。
总之,萧京作为明代的一位医家,其生平和成就体现了中医文化的传统与发展。他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尤其是对疾病本质的深入探讨,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学遗产。尽管史料中关于他的记载不多,但通过《中医辞典》等资料,人们仍能窥见这位明代医家的身影和贡献。

目录


自序

凡例
卷之一 医论
卷之二 四诊正法
卷之三 药性微蕴
卷之四 治验医案上
卷之五 治验医案下
卷之六 医鉴病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