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王怀隐

作品简介

简称《圣惠方》,100卷。北宋翰林医官五怀隐及副使王祐、郑彦,医官陈昭遇等奉宋太宗诏令编纂。自太平兴国三年 (978)始,到淳化三年 (992) 完成。宋太宗赐名 《太平圣惠方》,并亲自为之写序,记述该书编撰经过。全书分1670门,方16834首,约282万条。包括诊法、处方用药、五脏诸病、内、外、妇、儿、服食、丹药、外益、针炙等内容。每一病证先列 《诸病源候论》 的论述,对病因病机,疾病证候,方剂药物进行理论的阐述。该书重视 “脏腑疾病”,置于所载各种疾病之首,有别于前人。并首记 “五脏用药”。另外关于外科五善七恶之说,小儿急、慢惊风的分辨,眼科 “开内障眼论” 所载白内障针拨手术的详细过程,亦均为我国现存最早记载。书的又一特点,是设立专篇,阐述医德与医术的修养。本书是一部大型临床方书,反映了北宋前期医学水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临证参考价值。但因卷帙浩大,在当时不易流传。北宋中期,庆历六年 (1046)福建医家何希彭,曾选录《太平圣惠方》 中便于民用者6096方,辑为 《圣惠选方》,作为教本应用,对后世方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该书已佚。《太平圣惠方》现存主要版本有1958年人民卫生出版排印本、日本抄本。

作者简介

王怀隐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医学家,以其深厚的医术和《太平圣惠方》一书闻名于世。在北宋时期,医学发展迅速,众多医学家通过实践总结出大量有效的医疗方法,王怀隐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不仅精通医药,还曾治愈吴越王之子钱惟浚之疾,受到宋太宗的赏识。

首先,王怀隐的生平经历颇为丰富。他原为道士,居京师津隆观,后因医术高超被宋太宗召入宫中任职。他的医术不仅得到了官方的认可,还深受百姓的爱戴。特别是在太平兴国初年,王怀隐奉诏还俗,出任尚药奉御,后迁翰林医官使,这一系列的官职变动体现了他在医学领域的权威地位。

其次,王怀隐的主要成就是编纂了《太平圣惠方》这一医学巨著。此书是在宋太宗的命令下,由王怀隐会同其他几位医官共同整理编次完成的。全书共一百卷,收集了约万余首方剂,涵盖了广泛的疾病类型和治疗方法。《太平圣惠方》不仅总结了唐宋之间的医疗经验,还汇集了众多名家的验方,具有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和文献研究价值。

最后,王怀隐等人在编纂《太平圣惠方》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们强调医生治疗疾病必须辨明阴阳、虚实、寒热、表里,务使方随证设,药随方施。这种辨证论治的思想,对后世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还特别强调了医德和医术的修养,认为医生不仅要精熟医术,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广博的知识背景,这些观点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的来说,王怀隐不仅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更是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代表作《太平圣惠方》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瑰宝,其内容广泛、系统,对后世的医学研究和实践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目录

简介
太平圣惠方内容细目
御制《太平圣惠方》序
卷第一 叙为医
卷第二 论处方法
卷第三 肝脏论
卷第四 心脏论
卷第五 脾脏论
卷第六 肺脏论
卷第七 肾脏论
卷第八 伤寒叙论(一)
卷第九 伤寒叙论(二)
卷第十 伤寒叙论(三)
卷第十一 伤寒叙论(四)
卷第十二 伤寒叙论(五)
卷第十三 伤寒叙论(六)
卷第十四 伤寒叙论(七)
卷第十五 时气论(一)
卷第十六 时气论(二)
卷第十七 热病论(一)
卷第十八 热病论(二)
卷第十九 中风论(一)
卷第二十 中风论(二)
卷第二十一 中风论(三)
卷第二十二 中风论(四)
卷第二十三 中风论(五)
卷第二十四 中风论(六)
卷第二十五 中风论(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