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述-程文囿

作品简介

综合性医书。16卷。清·程文囿辑。刊于1826年(道光6年)。程氏通儒业医,工于诗文。他以“医书浩繁,学者苦难遍阅,乃积数十年之心血,上自《灵枢》、《素问》,下至近代名家,综贯众说”本着“采其精华,遗其糟粕”的宗旨,汇编而成本书。因遵孔子“述而不作”之意,故题名为《医述》。卷1~2为“医学溯源”;卷3为“伤寒提钩”;卷4为“伤寒析疑”;卷5~12为“杂证汇参”;卷13为“女科原旨”;卷14为“幼科集要”;卷15为“痘疹精华”;卷16为“方药备考”。由于作者富有临证经验,又兼擅文理,并受清·乾嘉时期重于证据的学风影响,因此该书的特点是编次极为清晰,各卷、各门、各条的排列均条不紊。每条附记出处或作者姓名;选材较为严谨,重于临证,其引录旨在“切要”,其所辑有的仅数行、数语,甚或数字,重点突出,便于读者由博返约;资料丰富,介绍客观。所辑内容除历代三百多种医书外,还包括经史子集诸书中有关的医药材料。对每一个问题,不拘泥于一家之言,列有多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并尊重作者原意,不加评述,全书比较系统地,客观地保存了中医学术的历史面貌。书名“医述”,实际上在一些学术问题上也反映了程氏的见解或思想倾向,对读者颇有启悟。建国后安徽人民出版社曾予点校内部发行,后安徽科技出版社再予校订出版。

作者简介

程文囿是清代的医学家,以医术精湛和医德高尚而闻名。程文囿,字观泉,号杏轩,出生于安徽歙县的一个世医之家,自幼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博学工诗。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所造诣,更在医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以下是从不同方面对程文囿进行介绍:

生平背景

早年经历:程文囿出生在一个有着深厚医学传统的家庭,自幼接受儒家教育,20岁开始研究医学,并在24岁时正式行医。他的第一例病人是一位产后感邪的高热不退危重患者,程文囿凭借其深厚的医学知识和辩证施治的能力成功治愈了这位患者,从而名声大噪。
职业生涯:程文囿在嘉庆年间以其在内妇儿科的专长而著称,他的医术不仅在本地区享有盛誉,也得到了当时社会的高度认可。他的医德高尚,为人和蔼,使得求诊者络绎不绝,甚至有“有杏轩则活,无杏轩则死”的说法。
学术成就

《医述》与《杏轩医案》:程文囿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医述》和《杏轩医案》中。《医述》是一部综合性的医学著作,汇集了历代医籍三百余种的内容,涵盖了广泛的中医学术资料。《杏轩医案》则是他临床经验的总结,包含了192例病案,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病证,这些病案记录真实完整,不仅介绍了验案,还收录了许多失治、误治的案例,对于后世学者具有重要的研读价值。
学术特点:程文囿的学术特点是敢于怀疑传统观点,注重实证和实践。他在理论上不断突破,强调以古人为师,但同时也认为不应泥古拘今。他的治病方法灵活多变,能够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这使得他在处理一些疑难杂症时表现出色。
影响贡献

对后世的影响:程文囿的医学思想和治疗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杏轩医案》不仅在当时多次再版,而且近年来随着新安医学的发展,再次成为学者研究的焦点。他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被广泛传播和学习,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弟子传承:程文囿的门人倪榜、许朴等人继承了他的医术,继续发扬光大了他的医学思想。他们的实践活动和学术研究进一步证明了程文囿医学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也为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此外,程文囿的成功案例和治疗方法对现代医学实践仍有启发意义。他的医案中记载的许多危重症案例,如脱证、大出血、伤暑昏厥等,都是通过他独特的治疗方法得到有效控制和治愈的。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程文囿高超的医术,也为现代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其次,程文囿的医学思想强调实证和实用,这对于当前医学界追求证据基础医学(EBM)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程文囿不仅是清代医学界的一位杰出代表,也是中医学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医学实践和理论成就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程文囿生平和成就的研究,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医学的精髓,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继承和发展这一古老的医学传统。

目录


自序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序五
凡例
卷一 医学溯源
养生
稽古
阴阳
水火
生克
运气
脏腑(附:腔子、脂膜)
经络(附:骨、筋、爪、皮、肌、肉、腠理、窍)
卷二 医学溯源
望色
聆音
辨脉
审证
治法
医则
病箴
卷三 伤寒提钩
伤寒提钩
卷四 伤寒析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