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注疏-邢昺

作品简介

诗文注。相传为周公所作,孔子及其弟子增益。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十一卷。璞(276—324)有《山海经》已著录。昺有《孝经正义》已著录。《尔雅》为中国最早以释义为主专门用以解释经传文字的著作。汉代立有《尔雅》博士,唐代写为“十三经”之一。“尔,近也;雅,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也”,故名《尔雅》。(汉刘熙《释名》)取义于对经传文字之训诂,宜近于雅正,以合原义。秦代焚书,而汉代尚经学,训诂之学遂兴。《尔雅》训诂多与《毛诗训诂传》相通,但无毛诗精确,所论制度又多为周制,故推知可能去古未远,写在《毛传》之前,当成书于战国,又经汉儒补益。书按辞条义类分为十九篇。对当时解经(特别是诗经)及后世训诂学影响极大。邢昺《尔雅疏叙》谓“东晋郭景纯用心凡二十年,注解方毕。甚得六经之旨,颇详百物之形,学者祖焉,最为称首。其为义疏者,则俗间有孙炎、高琏,皆浅近俗儒,不经师匠”,而他自作义疏“考察其事,必以经籍为宗;理义所诠,则以景纯为主。”并经集体讨论而定稿。撰疏比较审慎,其书流传亦广,对了解古代文化、文学、文字学,皆有文献价值。有《四库全书》本,《十三经注疏》本。

作者简介

邢昺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教育家、经学家和训诂学家。他的主要学术贡献体现在对经典文献的注解与阐释上,尤其以《尔雅义疏》和《孝经正义》最为人所知。

下面将从邢昺的生平背景、学术成就、历史影响及现代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生平背景

早年经历:邢昺出生于932年,字叔明,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人。他在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976年)通过九经考试,获得及第,并被授以大理评事、知泰州盐城监的职位。
学术生涯:邢昺在北宋时期担任过多个教育与学术职位,其深厚的学识基础和对经典的精深研究使他成为当时著名的学者之一。
学术成就

《尔雅义疏》:《尔雅》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辞书,对于理解古代汉语词汇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邢昺对《尔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注解,他的《尔雅义疏》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对理解古代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孝经正义》:《孝经》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讲述了孝道的理论和实践。邢昺的《孝经正义》是对《孝经》的权威解读,他的注解帮助后人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孝道精神。
历史影响

对经学的推动:邢昺通过对经典文献的深入研究和注解,推动了宋代乃至整个中国经学的发展。他的著作不仅丰富了当时的学术内容,也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对教育的贡献:作为一位教育家,邢昺致力于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批学生,对提高当时的文化教育水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现代意义

学术研究:邢昺的学术成果至今仍然是研究中国古代语言和文化的重要资料。他对经典文献的注解和阐释,为现代学者提供了研究古代中国的宝贵视角和方法。
文化传承: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尤为重要。邢昺的著作不仅能够帮助现代人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继承。
综上所述,邢昺不仅是北宋时期杰出的学者和教育家,他的学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经典文献的注解和阐释,邢昺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今天,学习和研究邢昺的学术成果,不仅能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还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目录

《尔雅》疏叙
卷一 序
卷一 释诂第一
卷二 释诂下
卷三 释言第二
卷四 释训第三
卷四 释亲第四
卷五 释宫第五
卷五 释器第六
卷五 释乐第七
卷六 释天第八
卷七 释地第九
卷七 释丘第十
卷七 释山第十一
卷七 释水第十二
卷八 释草第十三
卷九 释木第十四
卷九 释虫第十五
卷九 释鱼第十六
卷十 释鸟第十七
卷十 释兽第十八
卷十 释畜第十九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