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注疏-孙奭

作品简介

经书注释。也称《孟子正义》。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十四卷。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清同治六年(1867)江西书局重校本影印。经文句读则采用近代著名国学大师蕲春黄季刚(侃)先生《白文十三经》断句。全书每卷分上、下两部分。书首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孟子正义》序、题辞解、校刊记序。本书是《十三经注疏》之十三。《十三经注疏》明代有监本和汲古阁本,因辗转翻刻,讹谬不少。但此书仍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今流传有眽望仙馆本。《孟子注疏题辞解》 见 《聂氏丛书》。

作者简介

孙奭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字梦得,号道卿,出生于眉州眉山县(今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他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考中进士,并历任多个要职,包括开封府推官、吏部郎中、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在嘉祐五年(1060年),他升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的职位。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活动,以谦恭有礼、平易近人著称。尽管久居要职,但罕有所建明。治平元年(1064年),孙奭去世,追封为太子太保,谥号“文懿”。具体分析如下:

早期生涯与进士及第:

孙奭出生于996年,在天圣八年(1030年)考中进士,这是他进入官场的重要起点。
他最初担任大理评事、通判绛州的职务,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政治晋升与主要职责:

通过学士院考试后,孙奭历任太常丞、集贤院直学士等职,逐渐在政治中心崭露头角。
作为开封府推官、吏部郎中,他负责了多项重要的司法和人事任免工作。
谏议与监察工作:

担任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期间,孙奭积极上书言事,展现了他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感。
他弹劾不当人选,如阻止王守忠出任武宁军节度使,以及反对温成皇后立庙建陵等事件。
高级官职与政治影响:

嘉祐五年(1060年),孙奭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即副宰相,达到了他政治生涯的高峰。
尽管他在高位上的表现并未有太多的建树,但他的稳重和谦逊仍然受到尊敬。
晚年生活与文学成就:

孙奭晚年担任户部侍郎,并在英宗即位后以太子少傅致仕,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他著有《孙文懿集》30卷,虽然已散失,但仍有诗文集传世,显示了他的文学造诣。
去世与追封:

治平元年(1064年),孙奭去世,享年六十九岁,被追封为太子太保,谥号“文懿”,这是对他一生的肯定。
此外,在考虑孙奭的历史地位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尽管孙奭在政治上的表现并不突出,但他在维护朝纲和推荐人才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他的文学作品虽然大部分已散失,但仍能体现出他所处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个人修养。
孙奭的政治生涯也反映了北宋时期官场的一些特点,如重视科举出身、官员的晋升路径以及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
总的来说,孙奭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他的政治生涯从地方官一直上升到国家中枢的副宰相职位。虽然他在政治上没有特别显著的成就,但他的稳重、谦逊和勇于直言的性格使他在当时和历史上都获得了一定的尊重。他的生活和工作展现了北宋官场的风貌,同时也是当时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一个缩影。

目录


卷一上 梁惠王章句上(凡七章)
卷一下 梁惠王章句上
卷二上 梁惠王章句下(凡十六章)
卷二下 梁惠王章句下
卷三上 公孙丑章句上(凡九章)
卷三下 公孙丑章句上
卷四上 公孙丑章句下(凡十四章)
卷四下 公孙丑章句下
卷五上 滕文公章句上(凡五章)
卷五下 滕文公章句上
卷六上 滕文公章句下(凡十章)
卷六下 滕文公章句下
卷七上 离娄章句上(凡二十八章)
卷七下 离娄章句上
卷八上 离娄章句下(凡三十二章)
卷八下 离娄章句下
卷九上 万章章句上(凡九章)
卷九下 万章章句上
卷十上 万章章句下(凡九章)
卷十下 万章章句下
卷十一上 告子章句上(凡二十章)
卷十一下 告子章句上
卷十二上 告子章句下(凡十六章)
卷十二下 告子章句下
卷十三上 尽心章句上(凡四十五章)
卷十三下 尽心章句上
卷十四上 尽心章句下(凡三十八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