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风谣-杨慎

作品简介

民谣集。明杨慎辑。一卷(一作两卷)。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文学家,正德进士,授翰林修撰。世宗时,以直言极谏贬云南永昌。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后受业李东阳门下,诗有拟古倾向,贬谪后,多感愤之作,一生所著甚丰,词曲、杂著等百余种,亦重视民间文学,后人辑有《升庵集》,散曲有《陶情乐府》。是书系杨慎居云南时,为游目遣怀,博采古书及民间流传之歌谣成集,故名。成书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约两万字。收入自上古至明代嘉靖时期的古今民谣280余首。为我国较早的民间歌谣专集。编者博览群书,广为采撷。从先秦古籍及历代有关文献中,搜罗摘引时谣、童谣、韵语和注文,以古籍传引的先后为序,加以编排。所选歌谣,内容多牵涉时政和对历朝人物的评价。

作者简介

明代杨慎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学者和官员,有“明代三才子之首”的美誉。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他是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于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并曾任翰林院修撰。他广泛涉猎文、词、赋、散曲、杂剧、弹词等文体,主要作品包括《升庵集》。

杨慎在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因卷入“大礼议”事件触怒世宗,被贬谪至云南永昌卫,此后虽然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最终仍逝世于永昌卫。他的一生经历了从京城的翰林院修撰到边疆戍卒的巨大转变,但他始终未放弃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他的诗歌风格“浓丽婉至”,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此外,杨慎还被誉为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谱写者,在流放期间,他不仅自己继续研究学术,而且还教授村童,传承知识与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杨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学问和才华在当时受到极高的评价,其遭遇也反映了明朝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复杂性。尽管他在政治上未能尽展宏图,但在文学和学术上的成就使他成为明代最杰出的文化人物之一。

目录

古今风谣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