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余事杂录-陈景元

作品简介

宋陈景元撰。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本书也是《南华真经章句音义》的副产品。其上卷抄录《公孙龙子》中《白马论》、《指物论》二篇及谢希深注,下卷载唐杨嗣复《九证心戒》,是九种察言观色的方法。

作者简介

陈景元是北宋时期的著名道士和道教学者,字太初,又字太虚,号碧虚子,生于1025年,卒于1094年。以下是对陈景元的详细介绍:

早年经历:陈景元自幼聪颖,有志于方外之学。在仁宗庆历二年(1042),他拜高邮天庆观的崇道大师韩知止为师,并在次年试经后成为道士。
求学之路:离开师傅后,陈景元游历至天台山,研读《三洞经》,并遇到了鸿蒙先生张无梦,从其处得到了老庄思想的真传。
京城讲学:在宋神宗时期,陈景元被礼部侍郎王琪推荐,进入京城讲授《道德经》和《南华经》。他的学识和讲解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被赐号“真靖大师”,并被任命为中太一宫主。
政府任职:熙宁五年(1072),陈景元将其注解的《道德经》上呈朝廷,受到神宗的高度赞赏,被任命为右街都监同签书教门公事,后来还迁任为右街副道录。
学术贡献:陈景元对道教学术有着重要的贡献,他的道论主张重玄宗说,强调名言的局限性,认为“常道”不可言传,只能通过体悟造化来理解。他还提倡清静无为的修道论,主张顺从自然之道,忘缘无累,归于虚静。
个人作品:陈景元的著述颇丰,包括《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十卷、《南华真经章句音义》十四卷等,这些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交游广泛:陈景元与当时的许多文人学者如王安石、王珪等都有交往,他们的诗歌唱酬记录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隐退生活:尽管多次担任道官,但陈景元对于官场生活并不热衷,最终选择归隐庐山。他在庐山的生活简朴,以琴书自娱,继续深入研究道教学问。
总的来说,陈景元是北宋时期一位多才多艺的道士,他在道教学术上的贡献以及对老庄思想的解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生平和作品至今仍被道教学者和历史研究者所重视。

目录

简介
南华真经余事杂录上
南华真经余事杂录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