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经解要-姚球

作品简介

本草著作。4卷。原托名于清叶桂(天士),实为清姚球(颐真)所撰。刊于雍正二年(1724年)。此书分草、木、竹、果、金石、谷菜、禽兽、虫鱼、人等9部。所释《神农本草经》主要药物116味,兼以选收后世药物。共计174味。每药先简述性味、良毒、功效、主治。又于注文中阐释药性、归经与药理,末附配伍用药法。此书释药能将药物性味与人体脏腑功能紧密结合,使“药与疾相应”。此书释《本经》之文较有其特色,又因托名叶桂,故颇受后世尊经派推崇。陈修园之《本草经读》多采其论。《本草三家合注》亦有此一家。现存初刻本及其他清刻本、抄本、石印本等。建国后有排印本。

作者简介

姚球,字颐真,是清代的一位医家,出生于无锡梁溪,具体生年不详,但可知他卒于1735年。姚球不仅是医学专家,还是一位儒士,尤其精于《易经》的研究。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中医药领域,留下了多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其中包括:

《易经象训》:虽然具体内容不详,但可以推测该书可能涉及《易经》的象数解释及其在医学或其他领域的应用。

《本草经解》(或称《本草经解要》):这是他在1724年,即雍正二年完成的重要本草学著作。书中详细解析了《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以及后世增补的一些药物,共计174种。姚球在书中将药物的气味与人体脏腑功能相结合,系统评释了药理,并讨论了药物的炮制方法,如菖蒲的处理、贝母和山药的炒制等。该书最初因为销售不佳而被坊间商人假托为叶天士所作,但实际上是由姚球编撰的。

《南阳经解》:关于此书的具体内容没有详细说明,但根据书名,可能是一部对古代医学经典的解释或注疏工作,可能涉及张仲景的医学理论,因南阳是张仲景的故乡,而“经解”通常意味着对经典文献的解读。

《痘科指掌》:这应该是一部关于天花(古代称为痘疮)治疗的专著,提供了治疗痘病的指导和方法,体现了姚球在临床实践上的经验总结。

姚球的这些著作不仅展现了他在医学理论上的深厚造诣,也显示了他在实际诊疗中的丰富经验,尤其是他对《伤寒论》的研究和阐释,体现在《伤寒经解》一书中,该书对张仲景的《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解读,反映了清代医学界对传统医学经典的深入研究和继承发展。

目录

序一
序二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附余
附余考证
附余音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