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宋代诗文别集。吕颐浩撰。吕颐浩谥忠穆,因以名集。《直斋书录解题》卷18著录《吕忠穆集》15卷,其中“后三卷为《燕魏录》,杂记古今事”。《宋史·艺文志》也著录《忠穆文集》15卷。但旧本久佚,清代修《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辑得文137篇,诗词58首,重为排辑,编成8卷。卷1、卷2为奏议,卷3为札子,卷4为表,卷5、卷6为状、书、启,卷7为序、跋、诗、词,卷8为《燕魏杂记》29条,并附洪迈等人《从祀高宗庙庭省札》及吕颐浩之子吕搢的谢表。《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奏燕山、河北危急五事,请议长久之策,一时称其切直”,而《燕魏杂记》则“于古迹颇有典据”。元代方回《瀛奎律髓》卷35选录其诗3首,而纪昀则以为3首诗格俱庸钝,只有《次韵蔡叔厚退老堂》语意差好。这3首诗俱不见载《四库全书》辑入的《忠穆集》。
作者简介
吕颐浩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和诗人,字元直,原籍沧州乐陵(今属山东德州),后迁居齐州(今山东济南)。他的生平经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个人背景:吕颐浩生于1071年,于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登进士第。由于家庭原因,他曾经亲自耕作以维持家计。
政治生涯:吕颐浩曾担任过密州司户参军,后来因李清臣的推荐,成为邠州教授。他在政治生涯中曾担任户部侍郎兼知扬州,并晋升为户部尚书。
政治立场:在宋金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吕颐浩持有对金强硬的态度。他在《上边事备御十策》中提出自己对金军可能入侵的判断和对策,认为金人“秋冬之间,南牧必矣”,但当时的朝廷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文学成就:作为诗人,吕颐浩的诗歌作品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具体作品已不可考。
综上所述,吕颐浩的一生既有在政治舞台上的活跃,也有在文学领域的贡献,他的生涯反映了南宋初期政治和社会的一些特点。尽管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他的警告未能改变当时政府对金军威胁的忽视,这也预示了后来的历史发展。
目录
提要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