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编琼台会稿-邱濬

作品简介

二十四卷。明邱浚撰。邱浚,字仲深,号琼台,别署赤玉峰道人,琼山 (今属山东)人、景泰五年 (1454)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编修,迁学士,后加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卒谥文庄。著有 《琼台会稿》、《家礼仪节》等。其集初由门人蒋冕等刻其诗曰《吟稿》。续又裒其记序表奏曰 《类稿》。嘉靖中,郑廷鹄合二稿所载,益以所得写本,厘为十二卷,名曰 《会稿》。天启初,其裔孙欠谷选 《类稿》十之二,增 《会稿》十之三,并 《吟稿》合刻,曰 《重编会稿》。即是此本。虽不及 《类稿》、《会稿》之完备。而简汰颇严,菁华具在,足以代表邱浚之著作。其诗文温润尔雅,虽有时较为浅俗,但终胜于游谈无根者流。在有明一代,亦不得不置诸作者之列。现存有明弘治年间刻本、嘉靖年间刻本、天启年间刻本 (收入 《四库全书》)。

作者简介

明代的邱濬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经济学家、史学家和文学家,被尊称为“琼台先生”。

邱濬(1421年-1495年),字仲深,号琛庵,又号玉峰、琼台,别号海山道人,生于广东省琼州府(今海南省海口市),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他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广泛的研究领域而著称,尤其在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方面有着丰富的著述。邱濬的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即使在晚年右眼失明的情况下,仍然不懈地研究和写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南四大才子中,邱濬与海瑞并称为“海南双壁”,他们都是海南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邱濬的故居位于海口市金花路三巷9号,是一处纪念他的历史遗迹。

此外,邱濬在历史上的评价极高,被明孝宗御赐为“理学名臣”,并且在史学界被誉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他的思想和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海南,他的名字代表着学养和智慧,许多地方都以他的名字命名,如文庄路、丘海大道等,体现了他在当地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目录

提要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