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肃集-刘挚

作品简介

诗文别集。北宋刘挚撰。二十卷,拾遗一卷。挚字莘老,永静东光(今属河北)人。就学于东平(今属山东)。嘉祐进士,官礼部侍郎,尚书右仆射。后陷党案,几经贬迁。卒追赠少师,谥忠肃。有集四十卷。原本久不传,今本为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得,文十四卷,有制敕四篇,表四十九篇,札子十一篇奏议七十篇,启六十二篇,书、记,序九篇,杂著二十一篇,神道碑、墓志铭、祭文四十二篇,凡二百六十八篇。诗六卷,有古诗五言五十三首,七言二十二首,五言律诗七十二首,长律十五首,七言律诗二百十二首,绝句五言五首,七言六十二首,凡四百四十一首。挚平生秉正嫉邪,集中奏议,不仅文词畅达,于是非邪正,辨别至严,言论风采犹可想见。杂文也曲折明畅,不屑为依违掩抑之词。其诗虽难称高秀,然亦不会妙句。如《七律·岸次见梅花不果折》:“穷腊雪寒新霁后,满枝春色为谁来”别具新意。有《丛书集成初编》据《武英殿聚珍版书》(福建、广雅书局本)本排印本,附清劳格、孙星华辑《拾遗》,凡文三篇。今人栾贵明自残存《永乐大典》中,又辑得遗诗、文五条,见《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作者简介

刘挚是北宋时期的大臣,以忠直和反对新法著称。

刘挚(1030—1098年),字莘老,出生于永静东光,他在嘉祐四年中进士甲科后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早期因在冀州南宫县令任上政绩显著而被称为河朔三令之一。由于他对于当时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持批评态度,并上书宋神宗指出新法的弊病,导致被贬至衡州监管盐仓。

刘挚在元丰初年改任集贤院校理,后来升为右司郎中。宋哲宗继位后,他又被提升为秘书少监、侍御史,最终升至御史中丞。在元祐六年,刘挚拜尚书右仆射,并与吕大防共同执政,期间废弃了新法。不过,由于与吕大防的矛盾,他遭到弹劾并被罢相。宋哲宗亲政后重启新法,刘挚因而被贬为光禄卿,并在绍圣四年流放至新州(今广东新兴),不久后含冤去世。宋哲宗逝世后,刘挚得到平反,获赐谥号“忠肃”。

此外,刘挚一生酷爱学习,治学严谨,才华横溢,留下了著作《忠肃集》。这部作品记录了他的政治主张和个人思想,对后世产生了一定影响。《忠肃集》在明初广泛流传,但到了清朝修《四库全书》时已罕见,馆臣不得不从《永乐大典》中依韵辑出。

目录

御题刘挚忠肃集六韵
提要
原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