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凡一○○卷。又作宗鉴录、心镜录。永明延寿着,成书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书广收大乘经论六十部,及印度、中国圣贤三百人之著作等汇编而成。其内容详述诸佛之大意与经论之正宗。全书立论重在顿悟、圆修,所谓‘禅尊达摩,教尊贤首’为其中心思想,为昭示禅教一致之修禅要文集。全书分为标宗章、问答章、引证章等三部分。第一部分标宗章,为总论概说,占第一卷之大半。第二部分问答章,自卷一后半至卷九十三,讨论关于心与教禅诸宗之异同问题。第三部分引证章,自卷九十四至卷末,引证三百余处经文以强调第二部分之论述。书成之后并未流通,至宋神宗元丰(1078~1085)年间始有木刻本流行。以后有改订版出现,明末刻印嘉兴藏时,智旭重新删定改订本。至清代,续有节本出现。
作者简介
宋代僧人延寿,俗姓王,字仲玄,号抱一子,出生于904年,逝于975年,是五代至北宋时期的人物,来自浙江余杭(今杭州)。他早年曾担任官职,二十八岁时在华亭镇将的位置上弃官出家,遁入佛门。延寿和尚在佛法修行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与天台宗关系密切,曾先后礼敬龙册寺翠岩参禅师和天台山的德韶国师,深得后者赏识。
延寿和尚的禅学思想丰富,对后世影响较大,特别是在他主持永明寺期间,不仅大力弘扬佛法,还著述颇丰,留下了诸如《宗镜录》、《感通赋》、《万善同归录》等重要著作。《宗镜录》尤为著名,此书系统整理了佛教的教义,对当时及后世的佛教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传播到了海外,如高丽等国。
除了佛学理论,延寿也擅长文学创作,留有《山居诗》等诗词作品,展现出他在文学上的才华。他的诗歌往往蕴含深刻的禅理,反映了他清修静养的生活态度和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综上所述,延寿不仅是宋代一位重要的高僧,也是佛教思想史和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人物,他的生平和著作至今仍为学者和信徒所研究和崇敬。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