旴江集-李觏

作品简介

三十七卷。《年谱》一卷。《外集》三卷。宋李觏(1009—1059)撰。李觏,字泰伯,建昌军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皇祐初 (1060),因其俊辩能文,由范仲淹荐为太学助教,后升直讲。嘉祐中(1060),为国子监奏,后召为海门主簿、太学说书。人称“旴江先生”。李觏文格次于欧阳修、曾巩,对经学有很高的造诣,其文反对浮靡流宕,注重实用,主张羽翼六经,不拘泥于古人。他虽不以诗名,但其诗也别有风致。《湘山野录》载觏在望海亭席上作“山鸟不知红粉乐,一声拍板便惊飞”句,把一同饮酒而闻官妓唱歌才一开口,便越墙攀树而逃的陈烈的形象描写得维妙维肖。所著《旴江文集》三十七卷,前有《年谱》一卷,后有制诰、荐章之类为《外集》三卷。有《四库全书》本。另有《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外集》三卷载《四部丛刊(初次印本、二次印本、缩印二次印本·集部》。

作者简介

李觏是北宋时期的重要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及改革家。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出生于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他在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社会背景下,尽管出身不显,却能够刻苦自励,奋发向学。李觏的学术思想颇具影响力,他主张实用主义的学问观,强调知行合一,反对空谈理论而不注重实践的学风。在教育和改革方面,他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和措施。

除了哲学和思想贡献外,李觏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诗作如《乡思》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李觏的诗歌虽然数量不多,但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李觏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更在哲学、思想和教育领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生活和作品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化风貌,是研究那个时代的重要历史人物。

目录

提要
原序
李直讲年谱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