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丹十则-陈撄宁

作品简介

女子修行,与男子有别,男子阳从下泄,女子阳从上升。男子体刚,女子体柔,男子常保守丹田之阳精,不使外泄,积之既久,用身中真火锻炼,使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化为虚,而证道矣。

作者简介

陈撄宁是一位中国近现代道教领袖人物,同时也是“近代仙学”的倡导者。他的一生充满了对道教、仙学的探求和实践,留下了丰富的著作和深远的影响。以下将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具体介绍: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陈撄宁原名元善、志祥,后改名为撄宁,字子修,号圆顿子。他出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原籍安徽怀宁,世居安庆苏家巷。自幼接受儒家经典的熏陶,十岁时读《神仙传》便萌生了学仙之念。稍长后,考中秀才,但因患痨疾而从叔祖学医,并开始尝试修炼仙道工夫,逐渐恢复了健康。
求学之路:1905年,陈撄宁考入安徽高等法政学堂,但两年后因痨疾复发而辍学。此后,他离开家庭四处求师,学习养生方法,虽获得一些丹法口诀,但未遇到深谙丹道的炼师,因此怅然而返。1912至1914年间,他住在姊丈乔种珊家,期间前往上海白云观通读《道藏》,深入了解道教丹术。为了有所比较,他还去杭州海潮寺华严大学阅读佛经,并曾赴北京寻访高道,但未果。
婚姻与事业:1916年,陈撄宁由京返沪,与西医师昊彝珠结婚,夫妻二人在上海民国路自设诊所行医。
人物成就

道教领袖:陈撄宁是中国近现代道教的领袖人物,曾任中国道教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他在道教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当代的太上老君”。
仙学倡导者:陈撄宁是“近代仙学”的倡导者,他主张神仙要有凭有据,要能经过科学家的试验,成功就说成功,不成功就说不成功。他的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前瞻性和开放性。
主要著作

《黄庭经讲义》:这是陈撄宁的代表作之一,对《黄庭经》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和阐释。
《教理概论》:这本书是陈撄宁对道教教理的全面概述,体现了他的道教思想。
其他著作:陈撄宁的著作颇丰,涉及内容有丹道、史论等,共计有《道教起源》、《静功总说》等近30余种。
思想特点

科学态度:陈撄宁强调修仙要有科学依据,不能空谈渺茫无凭之事。这种科学态度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实践精神:陈撄宁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建树,而且在实践中也不断探索和尝试。他曾试做仙道工夫,并在恢复健康后继续深入研究。
历史影响

道教发展:陈撄宁对道教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思想和实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仙学传播:作为“近代仙学”的倡导者,陈撄宁推动了仙学的传播和发展,使更多的人了解和研究这一领域。
综上所述,陈撄宁不仅是中国近现代道教的重要人物,也是“近代仙学”的积极推动者。他的生平、成就、著作和思想都是研究中国道教历史和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对他的了解,人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到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目录

女丹十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