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辑佚-马国翰

作品简介

《连山》,后亦称《连山易》,古多只称《连山》,其名初见于《周礼·春官宗伯·大卜》,据传为天皇氏所创。远古有三易,《周礼》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易,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其中连山易和归藏易,两千年来历代典籍鲜有记载,学术界无不认为其已失传,几成定论。此二易也成为中华文化领域里的一件千古之谜。历来学界以为,连山易是以艮卦开始,如山之连绵,故名连山。

作者简介

马国翰是清代著名的文献学家和藏书家,他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对古书辑佚的贡献上。

以下是关于马国翰的具体介绍:

个人背景:马国翰(1794—1857),字词溪,号竹吾,原籍章丘市双山办事处三涧溪村,后迁居历城劝夫庄(今称权府庄、全福庄)。他自幼跟随在山西做知县的父亲读书,学习勤奋,后从师金宝川、吕心源。19岁时,在家乡考中秀才,此后近20年以教书为业。
学术成就:马国翰在汉学盛行的时代背景下,对许多珍贵古籍的散失深表痛惜,决心进行古书辑佚工作。他共购买各类书籍达57000余卷,通过剔抉、考证、辨别真伪等方法,分门别类汇纂成册,定名为《玉函山房辑佚书》。该书分为经、史、诸子三编,700多卷,共辑佚书594种,对搜集和保存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作出了重要贡献。
著作影响:除了《玉函山房辑佚书》,马国翰还编写了《农谚》、《月令七十二候诗自注》、《夏小正诗自注》等有关农业季节、物候的诗文著作,以及读书札记《目耕帖》等。他的这些作品在学术界受到重视,并对后来的文献整理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官职经历:马国翰在1831年中举人,第二年成为进士,历任陕西敷城、石泉、云阳知县。1838年因政绩卓越得到皇帝召见。后以“去家既久,坟墓庐舍均须修治”为由,辞官回故里。1844年出任陕西陇州知州,1853年因病辞官回乡,1857年去世。
总的来说,马国翰的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文献保护,他的辑佚工作尤其突出,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目录


连山辑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