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诗文别集。北宋末毕仲游撰。二十卷。仲游字公叔,郑州(今属河南)人。元祐初为军器尉丞,与黄庭坚、张来等同召试学士院,擢为第一,累迁吏部郎中。后入元祐党籍。终年七十五岁。有集,《宋史·艺文志》作五十卷,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则作二十卷,卷数相差悬殊,传本也久绝于世。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抄缀编,依晁《志》仍厘作二十卷。 文十七卷,有奏状、札子、表、议、试策、策问、论、序、记、书启、状、尺牍、祝文、墓志铭、行状、祭文诸体,凡四百○二篇。诗三卷,有古诗五言三十二首,七言十六首;五言律诗百一十首,长律四首;七言律诗五十四首;绝句五言四首,七言四十八首,凡二百六十八首。苏轼集中《举仲游自代状》称其学贯经史,才通世务,文章精丽,议论有余。今观其著作,大都雄伟博辩,有珠泉万斛之致,于苏轼文轨辙最近。论事之作类皆明白详尽,切中情理,具有典则,不为浮夸诞谩之谈。其诗也多畅达清新之作,犹以七绝为佳。有《丛书集成初编》,据《武英殿聚珍版书》本排印本。另有《山右丛书初编》本。一九八三年中华书局《四库辑本别集拾遗》中,有《西台集》拾遗四条,有诗一首,文三篇。
作者简介
毕仲游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官员和文人,他是宋宰相毕士安的曾孙。
具体来说,毕仲游,字公叔,原籍山西大同,后迁居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他的生平主要事迹如下:
家世背景:毕仲游出身显赫,是宋朝宰相毕士安的曾孙。他最初凭借家族的荫庇,补宗正寺太庙斋郎的职位。
科举及仕途:熙宁三年(1070年),毕仲游与兄长毕仲衍一同考中进士。此后,他历任霍丘、柘城主簿,知罗山、长水县等地的官职。在宋哲宗时期,他曾担任军器监丞,后改任卫尉寺丞。接着又升任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等职。
政治生涯:毕仲游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以其机敏干练和清廉独慎著称,被视为具有吏才的官员。然而,由于当时党争激烈,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一生中遭遇了不少坎坷。
文学成就:毕仲游工于诗文,与当时的文坛巨匠如司马光、苏轼等人多有交游。他的文章精丽、雄伟博辩,议论时政能够切中时弊。他著有《西台集》五十卷,但已散佚。清代四库馆臣根据《永乐大典》辑录了二十卷。
综上所述,毕仲游不仅是北宋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和生平在当时和后世都有一定的影响。
目录
提要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