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易考原-梅鷟

作品简介

三卷。明梅鷟撰。梅鷟为安徽旌德人,正德八年(1513)中举,官南京国子监助教,后迁至盐课司提举。为学善于辨伪,力攻《古文尚书》,撰有《尚书志异》、《周易积莹》等。该书认为《连山》、《归藏》、《周易》皆本伏羲,故为此以考其原。认为伏羲之《易》已有文字,画卦在前,河图后出,伏羲只是用揲蓍来效法它们而已。八卦、六十四卦卦形为伏羲之画,八卦及六十四卦之卦题为伏羲之文,卦画既成,龙马负图,衍天地之数为五十有五,伏羲则衍此数而治蓍策。又说大衍之数应是九十九,以五十数为体,以四十九为用,而没有中五乘十、置一不用之理。其论说颇多新创,但古无来历,恐怕都是臆测,不足取信。《浙江采集遗书总录》载《古易考原》三卷,写本。《四库总目》即据此写本著录存目。有《续道藏》刻本。

作者简介

梅鷟是明代的一位学者,字致斋,出生于1483年,逝世于1553年。

他的主要贡献在于经学研究和目录学方面,著有《尚书考异》、《尚书谱》等作品。在目录学方面,梅鷟撰写了《南雍志·经籍考》(亦名《明太学经籍志》、《南雍书目》),该书共二十四卷,详细记录了南国子监的掌故。《经籍考》部分上下两卷,上卷记载了天顺年间监中所贮藏的官书;下卷则记录了南监前后所刻的书籍共计三百零一种,包括了书籍的板数、完好与否以及是否有模糊等情况。

此外,梅鷟的其他著作还包括《古易考原》、《春秋指要》、《仪礼翼经》等。他的研究对于后世了解明代的刻藏和藏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梅鷟的学术成就和对古文经典的研究,使他在明代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

目录

古易考原卷之上
古易考原卷中
古易考原卷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