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苏辙

作品简介

四卷。宋苏辙撰。《道德经解》,又称《道德真经注》、《道德经疏》、《老子新解》、《老子解》。宋以前学者注解《道德经》,或参阅河上公注本,或依据王弼注本,综其要旨,皆述无为养生治国之道,注文多以儒、道家言释经。苏辙《道德经解》则引儒家“中庸”之说以比附,主张儒、释、道三教归一,强调三教同源。苏轼为其书题跋曰:“使汉初有此书,则孔、老为一,使晋宋间有此书,则佛、老不为二。”后来朱熹不满此说,认为是援儒入墨,不利于各学派之立说,并作《杂学辨》以攻之,斥其“学儒之失而流于异端”。清代有人不同意朱熹的观点,认为多此一举,如果要攻击此书,不如直接攻击 《老子》。近现代学者对苏辙《道德经解》颇为推重,还有学者将其书与王弼注本并提,称其属官学流派。现存明 《道藏》本,题为 《道德真经注》; 明闵刻朱墨套印本,题为《道德经疏》;清《四库全书》本;民国间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丛书集成初编》本,题为《老子解》,四卷本。

作者简介

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及政治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出生于1039年,在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他与其兄苏轼于嘉祐二年(1057年)同登进士科,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由于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苏辙曾被调任河南推官等地方职位。哲宗时期,他被召回京城担任秘书省校书郎,之后历任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要职。然而因政见不同,他在绍圣元年(1094年)被贬至汝州,并在之后的岁月里经历了多次职务的升降。

苏辙与父亲苏洵和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他的学问深受父兄影响,尤其擅长散文、政论和史论。苏辙的文风被认为是“汪洋澹泊”,其文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

除了政治和文学成就外,苏辙还是一位书法家,其书法作品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苏辙一生著作丰富,包括《诗传》、《春秋传》和《栾城集》等多部作品流传至今。

总的来说,苏辙不仅在政治领域有所建树,在文学和书法方面也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的作品和生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目录

道德真经注卷之一
道德真经注卷之二
道德真经注卷之三
道德真经注卷之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