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斋集-刘岳申

作品简介

元文别集。15卷。刘岳申撰。《四库全书》曾据编修汪如藻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传本比较少见,善本仅有数种清抄本传世。卷首有李祁序。卷1—2为序,卷3为说,卷4为书,卷5—6为记,卷7为碑,卷8为碑铭,卷9—11为碑志,卷12为祭文,卷13为传,卷14为题赞,卷15为杂著。刘岳申的文章在元末已丧失过半,由他的门人萧洵搜辑遗作,编校成《申斋集》15卷,在吉水郡侯费震资助下,于元末刊行于世,但元刊本久已亡佚不存。李祁在《申斋集序》中说,刘岳申“学问根据切实,故其文思深远”,他的文章宗法韩苏,行文气骨遒上,无南宋文坛卑冗之习。从行文风格而言,又以简约峻洁为特点,叙事议论都相当有分寸感。在《申斋集》中,碑志之作约占全书篇幅的 一半,有不少作品都可作为考证史实的资料,比如他写的《文天祥传》,比《宋史》更为详尽;他为夏贵所作墓志,除了表彰夏贵战功,也并不讳言夏贵失节偷生的事实,并且为之深表婉惜。

作者简介

元代的刘岳申是一位文学家,他的文学理念和作品风格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影响力。以下是关于刘岳申的一些详细信息:

文学理念:刘岳申主张文章要有创新,不随波逐流,他提倡作品中的语言要真诚直接,情感表达要真切。他认为文学创作应当积累深厚,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即“厚积薄发”。
文风特点:他推崇学习古人的文章之约,即在文字上追求简洁,而在内涵上追求深邃。他的文风注重内在的成熟和严谨,表现出一种外简内丰的特点。
文学影响:刘岳申的文风和文学理论继承自元初庐陵文人刘辰、赵文等人,他们的作品和思想对后来的文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刘岳申在元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独到的见解,而且在文风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