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心法-王常月

作品简介

道教书名。该书是明末清初全真道龙门派律师王常月所撰。此书原是他在北京白云观六次开坛传戒时的讲稿《心法正言》,后由其弟子邵守善,詹守棒作跋,法孙詹太林、元孙唐清善编纂而为《龙门心法》。该书是清朝以后在全真道中影响最深刻、最广泛的一部道书。正可谓“龙门七代家风,告诸大众”。(《龙门心法序》)《龙门心法》共二十讲。一、皈依三宝;二、忏悔罪业;三、断除障碍;四、舍绝爱源;五、戒行精严;六、忍辱降心;七、清净身心;八、求师问道;九、定慧等持;十、密行修真;十一、报恩消灾;十二、立志发愿;十三、印证效应;十四、保命延生;十五、阐教弘道;十六、济渡众生;十七、智慧光明;十八、神通妙用;十九、了悟死生;二十、功德圆满。该道书特别强调修道者必须皈依“道经师”三宝及“戒行精严”。以戒为例:说这个“戒”字,“是降魔之杵”、“是护命之符”、“是仙丹宝筏。并说“戒律就是玄都禁约,乃三清上圣所定科条”。(《戒行精严》)所谓皈依三宝,即用宗教道德以制身、心、意,从而忍耐行持,始终不变,明暗如一,久契真道,以脱生死。总之,《龙门心法》使教义由偏重内丹清修而转向以严守清规戒律为主的修持方法,被后世说这是全真道的又一次演变。

作者简介

王常月,法名真蟾,号昆阳,是明末清初时期中国道教内丹派龙门派的重要人物。他出生于明朝万历年间,活跃于明末至清初,对当时及后世的道教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王常月早年出家于湖北武当山,后成为全真道龙门派的传人。在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道教面临诸多挑战,王常月致力于道教的复兴工作,强调内丹修炼与道德修养并重,提倡“三教合一”(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合),主张道士不仅要修行悟道,还要积极入世,服务社会。

他最为人所知的贡献之一是三次受皇命主持北京白云观的“千日戒期”,即连续三年的大型传戒活动,这极大地提升了道教的影响力,吸引了众多信徒,也使得龙门派在清代初期得以中兴。王常月还著有《龙门心法》等著作,系统阐述了他的道教理论和修行方法,这些作品对后世道教徒的修行有着深远的影响。

王常月的思想和实践,不仅在道教内部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促进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体现了宗教领袖在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

目录

《龙门心法》与《碧苑坛经》

卷上
卷下
龙门心法后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