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八卷,元龙仁夬著。书成于至治辛酉年(1321年)。《吉安府志》:“仁夬《周易集传》十八卷,立说主《本义》(即朱熹《易本义》),每卦爻下各分变象辞占。”今存唯八卷,仅上、下经及《彖》、《象》完具。其书即象诂义,于卦象、爻象互观析观,反复推阐,多发前儒所未发,而上下经及《彖传》、《象传》俱全。其阐说《易》旨,宗主程颐、朱熹之解为多;但又兼重《易》象,颇有独到创获之处。《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书成于至治辛酉。董真卿《周易会通》称其有《自序》一篇,此本无之。朱彝尊《经义考》于旧《序》例皆全录,而亦无是篇,则其佚已久矣。《吉安府志》云:仁夫《周易集传》十八卷,立说主《本义》,每卦爻下各分变象辞占。
作者简介
龙仁夫,字观复,号麟洲,晚年自号七十二叟,是元代著名的学者、诗文家,出生于南宋宝祐元年(1253年),逝于元朝元统三年(1335年)。他是现今江西永新人,生活在宋末元初的动荡时期。
龙仁夫博学多才,精研经史,并以儒家之道自律。宋朝灭亡后,他在元朝享有很高的声望,被推举为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但并未就任。他曾主持过江浙行省的贡举考试,并在晚年担任过陕西儒学提举的职务。最终,他选择在黄州度过晚年。
尽管龙仁夫的文集没有完整流传下来,但他的诗文作品以其“奇逸流丽”的风格而闻名,与同郡的刘诜、刘岳申齐名。在现存的元代文献中,可以看到他的部分诗文散落其中。《皇元风雅》前集中选入了他的六首诗,其中最著名的是《陈平章席上题琵琶亭》,据《隐居通议》等书记载,这首诗被认为是讽刺南宋降将吕文焕的作品。
此外,龙仁夫还著有《周易集传》十八卷,该书完成于至治辛酉年(1321年),主要基于朱熹的《易本义》,对《周易》的卦象、爻象进行了深入解析,展现了他对儒家经典的独到见解。这部著作是其学术贡献的重要体现,至今仍有留存。
综上所述,龙仁夫不仅是元代的一位重要教育家,也是在文学领域有着显著成就的诗人和学者,他的生活与创作反映了那个时代文化与政治变迁的复杂面貌。
目录
提要
卷一
卷二
周易集传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