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集-刘攽

作品简介

诗文别集。北宋刘攽撰。四十卷。攽字贡父,号非公,临江新喻(今属江西)人。与兄敞于庆历同登进士,知曹州、襄州,官至中书舍人。与修《资治通鉴》。著作有《文选类林》、《中山诗话》、《公非先生集》。有集六十卷,然仅有《公非集》一卷流传,原本不传已久。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抄成是集。凡诗、赋十八卷,有赋十五篇;古诗五言二百四十七首,七言百○五首;律诗五言三百七十三首,七言二百五十四首;长律五言五十九首,七言十首;绝句五言三十四首,七言百三十六首。文二十二卷,制诰三百○七篇,奏疏十七篇,表四十一篇,书十一篇,启百二十五篇,记十二篇,论、说、序、行状、碑文等十九篇,墓志铭二十篇,杂著二十七篇。凡诗赋一千二百十六首,文五百八十篇。曾巩称其“彊学博敏,超绝一世”,朱熹也称其“学问博洽,词章奥雅,才思敏捷,词辨秀利”。然性喜谐谑,不避权臣,故集中戏作之诗也不少,而文章却沉酣典雅。有《丛书集成初编》据《武英殿聚珍版书》本排印本。今人栾贵明自残存《永乐大典》中又辑得四十二条之多,诗十八首,文二十四篇(段),见《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作者简介

刘攽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他与兄长刘敞并称“墨庄三刘”,在学术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和贡献。具体介绍如下:

生平简介:刘攽(1023~1089),字贡夫,号公非。他出生于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一说为江西樟树人。他是庆历进士,官至中书舍人。
学术成就:刘攽一生潜心于史学研究,治学态度严谨。他在历史学领域最著名的成就是协助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并担任副主编,主要负责汉史部分。《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的一部巨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个人著作:除了参与《资治通鉴》的编写外,刘攽还有自己的学术著作,包括《东汉刊误》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他在史学研究上的深厚造诣。
家族背景:刘攽出身于一个有学问的家庭,他的祖父刘式也是一位学者,而他的兄长刘敞同样是一位著名的史学家。他们家族在宋代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戏谑风格:刘攽不仅在史学上有成就,他还是一位诗人和戏谑家。他的戏谑风格和理念在当时也颇受欢迎,展现了他多才多艺的一面。
综上所述,刘攽在宋代的文学和史学领域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作品和参与编撰的历史书籍至今仍被后人所研究和重视。

目录

提要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