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清乔莱撰。十八卷。《四库全书》本。清乔莱(1642—1694)撰。乔莱字石林,江苏宝应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授内阁中书。十八年召试博学鸿词,授编修,曾典广西乡试,参与《明史》纂修。康熙二十年(1687)罢官归里,后召还,卒于京师。此书杂采宋、元以来各家易说,参以己意,以证古今治乱得失。前列诸图,不主陈抟、邵雍河图、洛书、先天、后天、方、圆、横、直之说。对卦变也未取虞翻以下各家,而取来知德反对之义。他解经多推求人事,并参以古今的治乱得失。此书卷首为《易》图,书中杂采宋、元以后诸家《易》说,参以己意,训解六十四卦经义,而不及《系辞》以下诸传。《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前列诸图,不主陈抟河图、洛书、先天、后天、方圆横直之说;于卦变亦不取虞翻以下诸家,而取来知德之反对。
作者简介
乔莱,字子静,号石林,生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四日,卒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七月二十一日,是江苏宝应人。他出生于一个有文化背景的家庭,父亲乔可聘曾任明朝监察御史。乔莱在清康熙四年(1665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内阁中书的职位。
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乔莱参加了博学鸿词科考试,并取得优异成绩,因此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参与了《明史》的纂修工作,并负责将满文翻译成汉文的工作,显示了他在学术和语言上的才能。他还参与了《清实录》的纂修,对清朝的文献建设作出了贡献。
乔莱深知治河对于民生的重要性,当时淮扬地区频受水患,他支持疏浚河流入海口以治理水患,并且这一观点得到了康熙帝玄烨的重视与支持。然而,在处理河工问题上,他因意见不同和朝廷内部的争议,最终遭到谗言而罢归。
乔莱不仅在政坛有所作为,还是一位学者和艺术家,明于古今治乱得失,擅长诗歌与绘画。他留有《直庐》、《使粤》、《归田》等文学作品集,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归隐后,他在家乡宝应创建了纵棹园,此园后来成为清代画川书院的所在地,促进了当地的文化教育发展。
综上所述,乔莱是清朝初年一位兼具政治智慧、学术造诣和艺术才华的历史人物,对当时的学问、文化及地方治理均有积极影响。
目录
提要
易俟图
易俟卷一
易俟卷二
易俟卷三
易俟卷四
易俟卷五
易俟卷六
易俟卷七
易俟卷八
易俟卷九
易俟卷十
易俟卷十一
易俟卷十二
易俟卷十三
易俟卷十四
易俟卷十五
易俟卷十六
易俟卷十七
易俟卷十八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