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诗文别集。宋欧阳澈著。澈集以宋吴沆所辑《飘然集》为最古,辑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并为之序。后陈思即据此本辑入《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二九。嘉定十七年(1224),会稽胡衍又取其《上皇帝万言书》三篇合而刻之,厘为六卷。《宋史》本传所云之《飘然集》六卷,即此本。元季遭兵毁。明永乐十四年(1416)澈十世孙永康县丞齐重新编辑刊刻,更名为《欧阳修撰集》。金华唐光祖跋,称其书编为三卷,诗文、事迹为四卷,当时陈东同上之书,亦并取附为一卷,合为八卷。然永乐十五年崇仁知县王克义序,乃称“齐录公前后奏议,次继《飘然集》,分为六卷”。然仅分列不同,与八卷本实即一本。至万历四十二年(1614)澈二十世孙钺再刻,吴道南为序,而缺第八卷陈东之文。通行有《四库全书》本。七卷。卷一至三为《上皇帝万言书》、卷四至卷六为《飘然集》,收诗词及骈、散文各一篇,卷七为欧阳钺所辑《欧阳修撰事迹》。前有《欧阳修撰集》原序四篇。《乾坤正气集》所收之《欧阳修撰集》仅录其三书,无诗词。
作者简介
欧阳澈是中国宋代的词人和散文家,以忧国忧民著称。
欧阳澈(1097年-1127年),字德明,是北宋末年的一位布衣文人,出生于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他以其慷慨激昂的性格和对国家政事的深切关注而知名。在靖康元年(1126年),他应召上书言事,奏论朝廷弊政三十余项,并陈述了安边御敌的十条策略。
此外,他还因不满金兵南侵时的和议政策,徒步赴行在(即皇帝行宫所在地),伏阙上书,力诋和议。建炎元年八月,与陈东同时被斩首,后被宋高宗追悔,追赠秘阁修撰。
总的来说,欧阳澈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爱国情怀和直言敢谏的精神,使他成为后世敬仰的历史人物。他的诗词作品也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国家的忠诚,这些作品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目录
提要
欧阳修撰集原序
欧阳修撰集巻一
欧阳修撰集巻二
欧阳修撰集巻三
欧阳修撰集巻四
欧阳修撰集巻五
欧阳修撰集巻六
欧阳修撰集巻七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