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医经著作。简称《灵枢集注》,9卷。清张志聪(隐庵) 等撰于康熙九年 (1670年)。张氏对《灵枢》经文及次第悉本南宋史崧所刊24卷本之序,只是恢复9卷之旧制。其所注释不仅能引用 《素问》及《灵枢》他篇文字以经解经,而且能遵循医理抒发己见。
作者简介
张志聪是清代钱塘医派集大成者,以倡《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而闻名。他不仅在医学理论上有所建树,还在实践中展现了卓越的医术。
以下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张志聪的生平、贡献以及他在中医历史上的地位:
个人背景
出生与家世:张志聪出生于1616年,字隐庵,原籍河南,后家族迁至钱塘(今浙江杭州),成为杭州人。他是仲景43代裔孙,家族有深厚的医学传统,其祖上九代都是名医。
学医经历:张志聪少年丧父后,放弃儒业转而习医,师从名医张卿子,并得到了名医卢之颐的指导。他穷研医理,医术高明,对《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有深刻的理解和心得。
学术成就
医学理论:张志聪提倡《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主张《灵枢》是针灸专著,认为张仲景的著作应保持原貌,反对错简论之说。他的这些理论观点对后来的医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教育贡献:为了光大医学,张志聪在杭州香山建立了侣山堂,招收同道和弟子数十人,讲论医学,推动了中医医学教育的民间授徒形式的发展。
主要著作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此书是张志聪和他的门徒集体智慧的结晶,仿照宋明理学家注释经书的方式,逐句注释《素问》原文,对研究《内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灵枢经集注》:在这部著作中,张志聪主张《灵枢》借针说理,以理会针,因针悟证,这体现了他在针灸领域的深刻见解。
其他著作:张志聪还著有《伤寒论宗印》、《金匮要略注》、《侣山堂类辨》、《本草崇原》等作品,其中《针灸秘传》未见传世。晚年他又著《伤寒论纲目》九卷,复集《伤寒论》各家注而为《伤寒论集注》,但书未成而卒,由门人续篆为六卷。
医术实践
临床治疗:张志聪擅长治疗疑难杂症,一生救人无数。他的医术独步杏坛,受人尊敬。他的著作《张志聪用药心法》对后世学医者有着重要的影响。
历史评价
医学地位:张志聪作为明清之际伟大的医学家,他在中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学术思想和医疗实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尊称为名医经方家。
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张志聪的学术理念和治疗方法对现代中医实践仍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例如,他关于《伤寒论》的注解和理解,可以帮助现代中医学者更好地把握经典医籍的精神实质。同时,他在教育和传承方面的努力,也为现代中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综上所述,张志聪不仅是清代钱塘医派的集大成者,更是中医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在医学理论、教育、著作和临床实践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学习张志聪的医学思想和实践经验,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医的精髓,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这一宝贵的传统医学遗产。
目录
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