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易学-钱澄之

作品简介

清钱澄之撰。十二卷。《四库全书》本。钱氏家世学《易》,又曾问《易》于黄道周。初撰《易见》一书,因避兵闽地而失其本,又追忆原意而撰《易火传》;乱定归里,复得《易见》旧稿,乃合并二编,删其重复,增益诸家之说,勒为此书。全书用孔颖达《周易注疏》本,其说颇取《易》数,兼求义理,而大旨以朱熹之说为归。《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其学初从京房、邵康节入,故言数颇详,盖黄道周之余绪也。后乃兼求义理,参取王弼《注》、孔颖达《疏》、程子《传》、朱子《本义》,而大旨以朱子为宗。其说不废图,而以陈抟先天图及河、洛二图皆因《易》而生,非《易》果因此而作;图中奇偶之数,乃揲蓍之法,非画卦之本。持论平允,与元钱义方之论合,而义尤明畅。故卷首《图象》虽繁,而不涉支离附会之弊。独其《周易杂考》一条,既深慨今本非朱子之旧,而徒以《彖传》、《象传》篇首之注推其说,竟不能更其次第,以复古本。盖刘㝐旧刻,国初尚未得见,故知其误而不能改,仍用《注疏》本也。”按,《桐城钱饮光先生全书》刊入此书不分卷,可资参考。

作者简介

钱澄之是明末的爱国志士和文学家,被誉为“桐城派”的先驱。

钱澄之(1612年5月29日—1693年9月30日),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的一个汉族家庭。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尤为突出,与顾炎武、吴嘉纪并称为江南三大遗民诗人。

钱澄之自幼随父读书,十一岁就能撰写文章,崇祯时期中了秀才。南明桂王时,他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在抗清起义中,他积极参与出兵南明,后因亡逃至浙闽地区。他的一生经历了明朝的衰落和清朝的兴起,这些历史变迁深刻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悲壮和感慨。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田间诗集》和《田间文集》等,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他对时代的感悟,也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钱澄之的文学贡献被后世所认可,他的诗歌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影响了后来的许多文人墨客。

目录

提要
田间易学凡例
周易杂攷
田间易学卷首上
田间易学卷首下
田间易学卷一
田间易学卷二
田间易学卷三
田间易学卷四
田闲易学卷五
田间易学卷六
田间易学卷七
田间易学卷八
田间易学卷九
田间易学卷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