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存疑-林希元

作品简介

明林希元撰。十二卷。《四库全书》本。此书体例,用孔颖达《周易正义》之本。训解经传,则宗主朱熹《周易本义》,兼取蔡清《易经蒙引》之说,其大旨在阐发“义理”之学。《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书用《注疏》本。其解经一以朱子《本义》为主,多引用蔡清《蒙引》。故杨时乔《周易古今文》谓其‘继《蒙引》而作,微有异同’。其曰《存疑》者,洪朝选《序》谓其‘存朱子之疑以羽翼程、朱之《传》、《义》’也。此书乾隆壬戌年(1742年)由其孙林廷玣所刻。原本有王慎中、洪朝选二人序,刊刻时被删去,今存朱彝尊《经义考》。洪朝选序谓取名《存疑》,因存朱子之疑,以羽翼程、朱之传、义。《周易》用注疏本,解经多以朱熹《易本义》为主,引蔡清《易经蒙引》最多。

作者简介

林希元,字茂贞或懋贞,号次崖,是明代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出生于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今厦门市翔安区)山头村,生活在1482年至1566年间。他是一位知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及经学家,自幼酷爱学习,尤其在研究学问和解析文字方面极为用心。与同乡张岳、陈琛一起,他们被并称为“泉州三狂生”。

林希元在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考中进士,开始他的仕途生涯,最初被授予南京大理寺左寺评事的职位,以执法公正不阿著称。明世宗即位后,他曾上书《新政八要》,直陈时政弊端,展现出深刻的政治见解和勇气。之后,林希元历任多个职务,包括南京大理寺丞、广西钦州知府、广东提学佥事等,但因考察不谨而一度被罢免。他的政治生涯中实施了许多良政,被视为既有见识又具才能的治世能臣。

在学术上,林希元并不追随当时的复古潮流,而是批判了前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提倡唐宋散文,并强调文章应以表达道理为重。他是蔡清的门人,精通《易经》,对理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其学说远承程朱理学,同时注重实用,强调“精学致用,言行一致”。林希元著述颇丰,主要作品包括《易经存疑》、《四书存疑》、《荒政丛言》以及《林次崖先生文集》等,这些著作在当时就由礼部刊行,成为士子们科举考试的重要参考书籍。

综上所述,林希元不仅在政治上有显著的贡献,在学术和文化领域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明代一位不可多得的知识分子和官员。

目录

提要
易经存疑序
易经存疑卷一
易经存疑卷二
易经存疑卷三
易经存疑卷四
易经存疑卷五
易经存疑卷六
易经存疑卷七
易经存疑卷八
易经存疑卷九
易经存疑卷十
易经存疑卷十一
易经存疑卷十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