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衍义-胡震

作品简介

十六卷,元胡震著。其书将成,胡震去世,由其子胡光大纂集而成。排列次序为乾、坤二卦卦辞下接以《彖传》,继以释《彖》的《文言》,后为《大象》,再次是爻辞,接以《小象》,继为释爻的《文言》,又置《杂卦》于《序卦》之前。于经文训释,多引史事以发明。《四库全书》本。据书前胡氏《自序》及其子胡光大《识语》,胡氏撰此书将近完稿而卒,后由其子纂集成编。其书经传次序颇多混乱。衍释经旨颇引史事以为证,然论说《易》义则尚平正。《四库全书提要》指出:“书中于《乾》、《坤》二卦卦辞下接《彖传》,继以释彖之《文言》,次《大象》,次爻辞,下接《小象》,继以释爻之《文言》;又置《杂卦》于《序卦》之前,序次颇多颠倒。

作者简介

胡震是元代的一位经学家,出生于庐山深溪,具体生卒年不详。他在少年时期曾向何干举、刘均、饶鲁等儒家学者学习。胡震在学术上专精于《易经》,并担任过将仕郎及南康路儒学教授的官职,最终以教授的身份退休(致仕)。他的主要著作是《周易衍义》,该书共十六卷,完成于大德九年(1305年),但遗憾的是,胡震在书即将完成时去世。之后,他的儿子胡光大继续父亲的遗志,花了十年时间纂集成书。

《周易衍义》的内容安排独特,它在《乾》、《坤》二卦卦辞之后直接接入《彖传》,接着是释《彖》的《文言》,随后是《大象》,再其次是爻辞,紧接着是《小象》,并继续以释爻的《文言》跟进,还将《杂卦》置于《序卦》之前。尽管该书在经传的排序上与传统有所不同,甚至有些许混乱,但其在解释《易经》的宗旨时引用了大量史事作为证据,讨论《易》理还算平正。

胡震的这部作品反映了他对《易经》深入的研究和个人见解,尽管在他生前未能亲眼看到书籍的出版,但通过其子的努力,他的学术成果得以传承下来,并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目录

提要
周易衍义原序
周易衍义卷一
周易衍义卷二
周易衍义卷三
周易衍义卷四
周易衍义卷五
周易衍义卷六
周易衍义卷七
周易衍义卷八
周易衍义卷九
周易衍义卷十
周易衍义卷十一
周易衍义卷十二
周易衍义卷十三
周易衍义卷十四
周易衍义卷十五
周易衍义卷十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